联合早报

社论:“反中红利”衰减,肇因于蔡政府执政矛盾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6-21 18:34

来源:《联合报》社论

继以验出禁药为由禁止台湾石斑鱼销陆后,中国大陆又以包装验出冠病病毒,禁止台湾白带鱼输入。与此同时,富乐快筛“以中国大陆黑心产品混充美制”事件,被揭穿“美制富乐快筛”根本不存在,该试剂本来就是大陆制,显示卫福部把关出现重大纰漏。这些事件,看似无关,但背后的心态和原因却如出一辙。

大陆禁止台石斑鱼、白带鱼输入,是继近年禁止凤梨(黄梨)、释迦(番荔枝)等农产品后,对台农渔业者的又一重大打击。对岸的指控是否属实,其实不难厘清,然而,蔡政府的应对策略却毫无寸进。蔡政府的惯用招式是:第一招,先痛斥大陆针对;第二招,以“挺台湾”为口号,要求台湾人民多消费;第三招,则宣称会“分散出口”。当招式逐渐用老,恰恰说明蔡政府的“反中”策略已进入瓶颈,所谓“分散市场”其实什么都没做;“反中”情绪勒索,遂逐渐变成自伤的回力镖。

以石斑鱼事件为例,蔡政府除怒斥陆方针对,并推称是马政府时代签订的ECFA“暗藏陷阱”所致。事实上,如果ECFA暗藏陷阱,蔡政府大可履行先前承诺,用公投废掉ECFA。而蔡英文执政已逾六年,何以至今才启动“冷链计划”,声称要布局外销?再看,台湾石斑鱼销往中国大陆,去年就超过6000多公吨,占九成以上;而销往日本的数量,六年加总仅200吨。这种成绩,蔡政府宣称的“多元外销”在哪里?

放大看台湾整个对外贸易,蔡政府这种“一边反中、一边向中倾斜”的态势更是明显。2015年马政府执政时,台湾出口大陆的占比为39%,但到了2020年已增至44%,为历年之冠。去年虽略减为42%,但大陆若真的不断在“针对”台湾,而蔡政府又不断在推“新南向”分散市场,为何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却越来越深?

经济部最近以出口“连廿三红”制作哏图,宣传今年5月出口创单月次高,达420亿美元(582亿新元)。可笑的是,哏图罗列的“出口地区”,仅包括73亿的亚细安、28亿的日本和62亿的美国,却故意漏列出口额高达158亿的大陆和香港。这种障眼法,立即引发网友一片讪笑,堂堂一个政府竟如此居心不正。

蔡英文从竞选到执政,不断炒作“反中”,并从中获得巨大的政治红利。但检视各种经济数据,却是“一边反中,一边赚中国钱”,还说“是中国大陆依靠台湾”;一面歧视大陆,却又要求对岸公平对待台湾。从去年上海复星代理的“BNT疫苗事件”,到这次的“富乐快筛”,都可见相同的操作轨迹。

富乐黑心快筛案,台湾进口商大鑫除以不良试剂混充,并伪标为“美国制”,其间疑涉及官商勾结情事。更深层的因素,则是蔡政府一味炒作“反中”,刻意把“中国大陆制造”形塑成“黑心商品”。先前的BNT疫苗,即被民进党故意抹黑成“中国大陆代工”“劣质即期品”;也因此,试剂进口商人想方设法要抹除富乐快筛的“中国大陆基因”,并大胆掺假伪标,欺骗台湾人。

就事论事,凤梨、石斑鱼等农渔产品品质是否合乎规定,疫苗、快筛等防疫物资是否合法有效,本都有科学理性的讨论空间,有具体规范可循。然而,蔡政府舍不得“反中红利”的甜美滋味,凡事都想用政治情绪来勒索百姓;但在现实上,各种经济文化交流都绕不开大陆,因而形成越来越荒谬的自我矛盾。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反中红利”再美味,也会随着时间推移及现实矛盾而逐渐变酸发臭。民进党吃光老本后,还能骗谁?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