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中国财政稳经济“央妈、财爸”拼全力


 新闻归类:财经评论 |  更新时间:2020-08-27 07:38

来源:路透社

作者:沈燕

无论是7月底已发行完毕的1万亿元人民币抗疫特别国债,还是5月中国两会中确定的2万亿为保基层运转的中央财政直达资金,在快、快、快的节奏下,“财爸”与“央妈”为稳经济拼尽了全力。这显然也是中国上半年经济超预期的重要原因。

尽管央妈强调子弹不会一下子打光,财爸也详述财政直达资金的用途有“千里眼”来监控,但面对后疫情时代主打内循环的中国经济,积极财政政策还有多少积极手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还有多少发挥空间,以及政策间如何协调发挥合力真正驰援到实体经济,只能拭目以待。

“整体进度就是'快了'。所以效用的显现,跟往年比时间提前了,在拉动经济、推动'六稳'和'六保'工作方面正在发挥效用,这当然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中国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周三在国新办举行的关于财政直达资金的政策吹风会上称。

从分配情况看,截至8月中旬,扣除用于支持减税降费的3,000亿元以外,实行直达管理的1.7万亿元资金当中,中央财政已经下达了1.674万亿元。意味着98.5%的资金已经下达,还剩下1.5%,大约260亿元还没有下主要是为后续的疫情防控还得要留点钱。

“和往年相比,用时大幅缩短,效率明显提升。因为时间很短,无论是财政部门还是资金的使用部门,都加班加点,有的地方甚至通宵达旦,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必须把这项工作完成好,所以付出了很大努力。”许宏才称。

同样在周二国新办举行的“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政策落实情况”的政策吹风会上,来自央行的官员也详述了支持实体经济所做的努力,不是一上来就把子弹打光,而是根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阶段性的重点任务一步一步来,不手忙脚乱,把握好节奏。

中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3.2%,远超市场预期。虽然供给端有政策不断加力,通过政府投资增加专项债等多种方式大力稳投资并出台多项刺激消费的举措,但受经济前景预期欠佳以及外围环境恶化,需求端的疲软显而易见。

直达资金使用快、快、快

相较总量调控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更侧重在调结构方面发挥作用。只是面对今年突发的疫情,在大规模的减费降税后在六稳六保方面,财政政策承担的压力和发挥的空间显然更大。

许宏才详解了2万亿直达资金的使用情况,截至8月中旬,在1.7万亿元当中已经形成实际支出5,097亿元,如果按照支出进度测算,实际支出的数额5,097亿元占中央财政已经下达资金的比重是30.5%,高出序时进度2.7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从下达时间算起到年底,现在的实际支出进度,比按照时间均匀分布来算,大概高出2.7个百分点。由于初期有很多准备工作,直接按照时间均匀分布计算不一定很合理,即使这样比较,比序时进度也是快的。

许宏才称,这项制度安排为各地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对于拉动消费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总的来看,具体的政策措施的实施,无论对投资、消费,也包括对进出口,都会产生积极作用。

他表示,5,097亿元中市县基层支出4,888亿元,占比95.9%,另外省级支出4.1%。省级一些支出主要是按照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要求,基层的养老补助资金也是要统筹到省级列支,即基层的养老支出也反映在省级,所以省级有4.1个百分点。体现了真正用到基层。

省级支出当中还有一些是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贴息,由于贷款贴息是贴给具体企业的,部分支出需要省级跟有关企业算帐,必须列在省级。

至于特别抗疫国债,6月18从日第一笔发行到7月30日发行完毕,共发行了16期抗疫特别国债。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特别是市场需求,本次1万亿国债分为三种期限,分别是5年期、7年期、10年期。5年期发行4次共2,000亿元,7年期发行2次共1,000亿元,10年期发行10次共7,000亿元,总体来说发行结构比较合理,发行节奏也是比较平稳。

财政后劲有多大?

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本月初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尽管受疫情冲击、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财政收支压力加大,但总的看,地方财政运行是正常的,是稳定的。

据其介绍,1万亿元人民币抗疫特别国债已于7月底全部发行完毕。在资金下达使用方面,7月初,扣除省级按规定留用部分后,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至市县基层;截至7月29日,已有5,105亿元落实到24,199个项目,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

中国财政部此前公布的7月份财政收支状况显示,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7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7%。其中,全国税收收入98,509亿元,同比下降8.8%;非税收入16,216亿元,同比下降7.7%。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3,499亿元,同比下降3.2%。

这也突现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原本偏紧的财政后劲还能有多大?尤其是市场一直担心会成为下一个雷区的地方政府债务情况自然也受到关注。

对此,许宏才表示,虽然今年专项债有所增加,但中国政府的法定债务率还是控制在设定的风险控制比例范围内。总体来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可控的安全的,但局部地区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已督促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妥善处理。

此外,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一直是被业界担心的问题,此次会不会出现“萝卜快了不洗泥”?快速下达的直达资金使用效率如何监管?

“目前来讲,中央直达资金已经基本下达到基层,正在按照补贴发放周期、项目建设进度、实际工作需要等逐步拨付到位。下一步的关键是怎么用好、管好直达资金,让直达资金精准高效发挥作用。”财政部预算司司长李敬辉称。

他表示,一是要紧直达资金使用。督促省级财政部门当好“过路财神”、不做“甩手掌柜”,严禁截留挪用直达资金,将已下达的资金尽快用到市场主体和民生上,并加快建立实名台账,做到账目清晰、流向明确、账实相符。

二是加强直达资金监管。与审计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强化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瞪大眼睛”盯紧盯牢直达资金的分配、拨付和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功能,健全预警提醒机制,加强数据比对分析,为实施有效监管提供支撑。

三是强化问题整改落实。坚决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进行整改,确保不搁置、不拖延。建立健全整改落实机制,严肃财经纪律,对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的,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严肃问责;对分配迟缓、资金闲置的,及时进行通报、约谈,并视情况采取必要的约束措施。

四是及时评估完善政策。认真听取地方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直达资金管理的意见建议,及时完善管理措施,提升直达资金管理效果。同时,加强直达机制实施效果评估,不断地滚动评估,合理吸收好的经验和做法,完善和改进预算管理措施,进一步发挥好直达机制的效用。

为促进直达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财政部已经搭建的联通各级财政部门的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显然也功不可没。

“后续很多工作还要依托于这个系统。这个系统是真正的千里眼,可以看到基层,看到资金使用情况。系统同步提供给有关监管部门,监管部门随时可以跟进,特别是受疫情影响,有些现场审计开展起来有难度,但监控系统随时可以看到,可以了解有关情况并开展工作。”许宏才称。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