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赤字货币化争议下,警惕财富大转移


 新闻归类:财经评论 |  更新时间:2020-06-01 09:28

“财政赤字货币化”,在2020年成为中国经济的争论焦点。

在2020年“两会”期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行长王玉玲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强调,中国人民银行法的修改不宜涉及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内容。

财政赤字货币化,是什么?靠谱么?为什么会引发争议?后果是什么?本文从浅显角度为大家“翻译”下争议的关键。

1 、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本质

所谓财政赤字货币化,也就是政府出现财政赤字的时候,允许央行直接下场购买国债——粗暴地说,就是央行直接印钞给财政花。

货币的问题很复杂,要解释财政赤字货币化,不得不解释下央行的发钞前提。一般人可能认为,央行就是印钞者,主要工作就是印钱,那么自然想印多少印多少,要买国债,自然也不在话下。但事实上,这两个说法都不正确——第一,央行,确实不是随便可以印钞。第二,央行也不是不可以买国债,但传统方式是在二级市场买,而不是在一级市场。

央行在一级市场买国债,还是二级市场买国债,有区别么?有的,区别很大。

中国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灵近期撰文表示,从理论上讲,二者货币创造的效果是一样的,但经济机制不一样,也有不同结果,“央行从一级市场买进,央行缺乏主动权,对财政纪律的制约有限,因而各国央行一般不从一级市场买进,甚至国家立法禁止央行从一级市场买入,我国《人民银行法》即有此规定。从二级市场买进政府债券,尽管央行操作时也会与财政协调,但买进数量、价格会以货币政策目标为准。而且,国债二级市场的收益率曲线会形成金融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基准,引导金融市场价格形成。” 也就是说,如果央行在二级市场买国债,此时国债的价格,已经是市场交易的结果,并不是凭空产生,如此央行在二级市场的购买行为,对银行等卖者而言,就只是不同流动性的资产的交换而已,不会弱化市场机制对政府赤字的约束力量。

因此,表面上,一级购买还是二级购买,是债券市场定价与央行主动权问题,而根本上,是发钞的纪律问题。

2 、理论争论:财政赤字货币化

如此情况下,财政赤字货币化,听起来当然有点非主流。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提议采取非常规的财政赤字货币化?

诱因自然是疫情冲击,2020年GDP一季度负6.8%的历史记录,让不少人感到有必要做点什么。

2020政策要点,关键可以说是平衡,最大体现是“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六保”(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

“六稳”与“六保”,其实都需要财政更积极,货币更宽松。对比美国的刺激政策力度,中国显然相对保守。不少人就借助了现代货币理论等理论,指出中国也可以做财政赤货币化。关于现代货币理论,我在公号《徐瑾经济人》也分享过,核心之一就是税收驱动货币,将国家需要作为货币发行的重点。

这一轮财政赤货币化争议,首先来自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他在5月一次会议发言中,让提议适度地实现赤字的货币化,“把财政和货币政策结合成一种新的组合,以缓解当前财政的困难,也可以解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问题”。具体做法,他建议发行5万亿特别国债,分次发行,央行扩表,零利率购买。

这一提议引发不少讨论。我认为,其中值得注意是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的观点,他指出西方采取现代货币理论(MMT理论)进行赤字融资,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前提是零利率,因此理论上货币发行和财政替换,对市场的冲击并没有很大的冲击。中国情况如何?刘元春强调,“我国利率水平依然很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率依然很好,财政的市场债务空间依然雄厚,财政债务与央行货币发行债务完全不等价。”

观点可以自由讨论,但是理论讨论如果要落地,就必须衡量理论的边界条件。现代货币理论不仅是一种激进的货币思想,而且其是否成立,其实也基于特殊条件,未必适合于中国。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