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去中国化”加剧 中国准备好了吗?(2)


 新闻归类:财经评论 |  更新时间:2020-05-22 13:54

一位不具名的专家也表示,虽然疫情打乱了全球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中国也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这些都是暂时的外在的,最重要的可能是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下降。对这种现象的出现,中国应该反思,不能老是自以为“正确”,老是自己认为“厉害了”。

“现在外企、民企外撤,我们外交发声好像是厉害了,但是国际支持的声音却小了。经常看到网上有人问:‘明明是我们有道理,怎么国际上就没有哪个国家站出来为我们说句公道话呢?我们不是帮助过不少国家,交了不少朋友吗’?”该位人士称。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专家李扬也在近期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因为封国、禁足,无法正常开展贸易活动,资本流动也基本上停止。在此状况下,这个世界有意无意地会出现“去全球化”现象。但这个过程中,“去中国化”现象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他举例称,这次危机刚开始时,全世界突然出现“美元荒”。每一次美元荒之后都产生了一个确定的结果,在专业人士眼中,美元荒通常都意味着某种国际金融格局的改变,改变的方向则是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垄断地位的进一步强固,美国当然因此获益。

此次美元荒不久,就有九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这里有两个事情值得关注,第一个是,签约的央行中没有中国的央行;第二个是,互换网络中的货币没有人民币。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在疫情中,虽说各国因“封国”而在实体经济领域被隔开了,以至于出现“去全球化”现象。

同样是危机,使得大家对美元需求更强了,正是这种“共同需求”将各国在金融上进一步联系在一起,而这样一个日益加强的货币金融网络中独独没有中国,没有人民币。这种可称为国际金融“去中国化”,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倾向。李扬在文章中称。

防患于未然,中国重构产业链供应链的时间已不多  

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虽然目前经济体量位居第二,但疫情暴露出的经济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中国布局下半年“六稳与六保”时,保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是重构还是接受现实仅作简单的修补不仅是当下的问题,更涉及到中国经济的长远。

2020年中国经济的上半场主打抗疫战并获得阶段性胜利,5月下旬召开的中国两会就料将围绕“六稳与六保”的底限思维布局中国经济的下半场。在财政货币政策双松已无悬念的大前提下,无论是赤字率的提升抑或专项债规模的扩大都更像是对既成事实的“背书”。

原本定于今年3月3日和5日召开的两会(政协和人大)因疫情推迟。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5月22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建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于5月21日在北京召开。

”疫情让全球产业链治理体系进一步弱化和边缘化,国际组织也无能为力,中国怎么办?未来全球化重构中中国是接受还是参与重构?中国需要考虑这个问题。“蔡进称。

他认为,疫情过后对产业链供应链结构型调整要有认识,也会更加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构中,科研教育机构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科技研发体系有些盲目,此次疫情也深刻反映出产业链供应链要基于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打造健康体系。

此外,在重构产业链供应链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如何能在规则层面与发达国家博弈,并在软实力上有更多的提升,确保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有可替代的来源,中国显然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我们要直面问题,认真思考,认真研究。如果中国的影响力继续下降,特别是经济和科技发达的国家不愿意同我们合作。我们的困难就越来越大。”贺铿称。

我们目前面临的实际情况,正像任正非所说:高端制造业发展不上去,低端制造业又在往东南亚转移, 那么我们的所谓“中国制”、“世界工厂”地位还能站得稳吗?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