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中国4月金融数据全面好于预期 货币宽松可期


 新闻归类:财经评论 |  更新时间:2020-05-12 08:08

来源:路透社

作者:吴芳

路透上海5月11日 -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逆周期政策连续发力效果显现,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及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等金融数据全面好于预期,M2增速并创下近三年半新高。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复工复产力度加大,国内经济逐步恢复正轨,企业需求亦处缓慢复苏中,但整体尚难言强劲。

他们并指出,全球疫情蔓延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未消,随着5月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召开,料积极财政政策等更多一揽子政策将陆续出台,宽松货币政策仍需继续护航稳增长,但料张弛有度,并不会“大水漫灌”,结构性政策仍为主要工具,但不排除宽松程度边际下降可能。

“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等数据较去年同期改善,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处于缓慢复苏;但居民中长期贷款需求下滑,显示居民的预防性动机刚性特征明显,”长城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吴金铎称。

她指出,整体上4月社融和信贷数据低于上个月,但高于去年同期;第一季度适逢新冠肺炎,央行及时进行逆周期调控,4月份之后疫情在国内得到基本控制,复工复产复市有序推进,社融数据逐渐走向正常。

中国央行周一公布,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7万亿元,高于1.4万亿元的路透调查中值;当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1.1%,亦高于路透调查中值10.2%,并创2016年12月以来近三年半新高。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1%,高于路透调查中值12.9%。

央行数据并显示,中国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09万亿元,高于路透调查中值的2.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2万亿元;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65.22万亿元,同比增长12%。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蔡浩称,“4月人民币新增贷款远超市场预期和去年同期,为历史同期最高。从分项上来看,居民贷款环比有所下滑,但总量依然处于较高位置。而中长期非金融企业贷款表现强劲,表明国内企业生产恢复速度较快。”

与此同时,4月社融同样远超市场预期均值。除了人民币贷款外,影子银行同比少减或多增,以及企业债净融资同比大幅多增,是社融大幅超预期的主因。

他并表示,自2月以来,M2增速飞快,4月更是高达11.1%,这一方面是因为新增贷款较高、存款创造相应增加的关系;一方面则是因为存量贷款有很多还不上,而因为疫情原因,银行又不好收回贷款,只能进行展期,于是使得存量概念的M2增速快速上升。

中国央行周日发布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把握好政策力度、重点和节奏。加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货币宽松可期但料张弛有度

虽然4月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复苏迹象,但海外疫情蔓延势头未止,外需疲弱下国内经济仍面临一定压力,预计宽松货币政策仍将配合财政政策,为稳增长发力,但料张弛有度,不排除宽松的程度边际下降可能。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预计后续人民币信贷仍保持强劲格局,主要是全球疫情超预期蔓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大,仍需要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国内逆周期调节政策仍有待进一步发力。

“从政策时滞效应、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维持资金面稳定等方面看,预计二季度央行实施降准、降息、公开市场操作及结构性工具可期,”他指出,主要是二、三季度外部需求拖累国内经济表现,为对冲其影响,央行配合财政适度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为对冲债券发行对流动性影响,国内将采取多种工具进行对冲。

中国总理李克强上周三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在年初已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1.29万亿元人民币基础上,再提前下达1万亿元专项债新增限额,力争5月底发行完毕。

周茂华并预计,央行将进一步疏通政策传导,引导金融机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加大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活跃微观经济。

“但央行政策延续稳健略偏松,不会出现大水漫灌。主要是目前国内货币金融环境整体保持宽松,市场利率整体处于历史低位,央行保持政策稳健,避免过度宽松流动性导致对国内物价、楼市构成扰动同时,导致国内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他称。

吴金铎亦提到,5月份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加速,近期债券利率小幅抬升,加上出口数据超预期好转,导致4月底以来债市出现较大回调,但当前海外复工复产进度还有一个过程,国内经济修复并不如预期那么强劲;预计二季度货币政策还将继续支持利率中枢进一步下行。

受低基数、前期积压订单及医疗物资出口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4月出口意外好于预期,同比转跌为升创年内新高,但进口降幅则扩至近四年半最大;考虑到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仍未得到遏制,中国外贸也难独善其身,出口改善恐难延续,外需偏弱格局短期难以修复。

不过,亦有分析师持不同观点。光大保德信基金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邹强认为,政策而言,货币政策仍在宽松区间,但不排除宽松的程度可能边际下降。

“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当然还是表达了宽松的态度。但现实的情况是,在地方债发行压力大增,货币市场缺口显着的环境中,央行迟迟没有降准,“他称。

2020年第五期中国固定收益市场展望调查显示,尽管5月还有最近一次定向降准的第二次实施,但仍有约三成受访机构预计央行会再出台一次全面降准;更长时间段,预计未来三个月中国可能降准的机构数量为59家,占比升至近七成。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