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中国忌大放水 谨防资金流入楼市股市引发泡沫


 新闻归类:财经评论 |  更新时间:2020-04-30 10:55

路透北京4月29日 - 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国提出的“六保”中并没有保增长或者稳增长,这在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小鲁看来是政策取向的一大进步,核心不再是GDP至上。在货币政策的选择上他认为不宜大开水闸,并要谨防资金流入楼市股市,引发泡沫破灭导致金融危机。

他在接受路透电话专访时表示,无论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还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点都应放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和救助困难人群上,采取更大力度的政策落实“六保”,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 而不宜投入过量资金扩大基建。

“中国最有可能诱发金融危机的就是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如果债务链断裂,就有可能引爆金融危机。”王小鲁称。

他表示,近两年中国很多城市的房地产仍然是涨价不涨量,说明住房需求受到房价抑制。但房价上涨的背后是地价上涨的推动,在地方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卖地的冲动仍然强烈,因为卖地仍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源。

王小鲁指出,虽然中央政府一直强调房住不炒,但这种涨价不涨量的情况能持续多久呢?尤其是今年疫情的冲击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短期不会消散,在经济环境突然恶化的前提下,房地产市场能支撑多久?

“如果这时候大规模放水,货币大量流入房地产市场是不可避免的,房价再涨会进一步抑制住房需求、鼓励炒房需求,那么距离崩盘的日子可能就不远了。”王小鲁称。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7%,远逊于去年全年的9.9%;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7.2%,亦远低于去年全年的8.5%。统计局公布的70城房价指数环比恢复正增,不过同比涨幅延续收窄之势,为逾一年半最小。深圳和杭州等热点城市领涨。

路透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测算,3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升5.3%,涨幅为2018年6月以来最低,房价同比连涨54个月;环比上升0.1%,上月为持平,此前已连涨57个月。

中国央行最新发布调查报告称,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配置高度集中于房产,占比近七成,住房拥有率达到96%;金融资产占比较低,仅略超两成,但金融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为44.6%,其中,刚需型房贷家庭的债务风险突出。

**帮助企业渡过危机是根本**

近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中国总理李克强表示,“在当前形势下,做到‘六保’是底线,而实现‘六稳’是目标。”

六稳则为“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是在2018年7月30日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

王小鲁认为,六保的提出可以看出保就业、保民生放在前列,而保市场主体的核心就是保企业,因此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应着力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而不是花大量资金用于扩大基建投资。

“中国一定要警惕不能再像2008-2010年那样,再搞过大规模的政府投资和货币过量放水,因为这些年的经济结构失衡就与08年这两个过度直接相关。”王小鲁称。

同时过大规模的政府投资和货币宽松还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如果银行把资金都用于政府基建投资的贷款,企业维持正常经营的资金供应就会变得更困难。

他认为,财政资金与其用于大规模基建投资,不如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更大力度为中小微民企减税降费,为企业渡过难关提供财政贴息,降低流动资金成本,各地银行可以建立担保基金,政府资助,以降低贷款风险。

“宏观政策应该在帮助企业解困方面拿出更多切实可行的措施,而不是零打碎敲,应该让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的帮扶。帮助了企业也才能稳住就业。”

此外,财政资金还应更多用于帮助失业和低收入人群。现在还有很多农民工因为疫情返乡后并不能返城务工,他们中很多人还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障,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就业机会减少还会大幅度降低农村居民收入。务工收入现在是农民收入中最主要的一项,没有了务工收入,农村居民生活就会受到影响,这是政府应该帮助的群体。

他认为,从“稳增长”转到“六保”,目前的政策取向是对的。但关键在于增加政策的可操作性,更大力度地落实。另外,在兼顾当前目标的同时也要顾及长远,那就是加快改革。

中国近期发布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大要素市场自主有序流动,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这也被业界视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再出发的信号。

王小鲁认为,从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300多条改革举措,至今六七过去了,有不少改革并没有落实,包括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实质推进。因为有很多的条条框框限制,使得改革很难有实质进展。

“比如允许农村宅基地转让,但现行规定只能是本村村民之间转让,实际上农村家家已有宅基地,并没有这种转让的需要,这种政策实际上等于阻止土地转让,没有任何意义。”王小鲁举例称。

**不设经济增长目标是明智之举**

受疫情影响,中国经济一季度同比下降6.8%,首现负增长。在数据公布的当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在研究部署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亦指出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财政和货币政策要同时发力,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在首提“六保”时并未提及“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表述。

在王小鲁看来,取消经济增长目标是明智之举。在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增长高低是由各种市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在当前面临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影响,经济增长不是可以主观设定的。人为设定一个与市场自身走向不一致的目标,会破坏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干扰市场运行,导致结构失衡。

新华社周三报导称,中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5月22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建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于5月21日在北京召开。

他预计,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二季度中国经济的表现会好于一季度,但由于经济恢复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海外疫情仍在持续,中国今年GDP能否转正仍有很大不确定性。

“政策不再追求稳增长了,但要实现六保还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但这不意味着货币政策需要大水漫灌,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也应放在扶危济困,即帮助企业和扩大失业救济、保障民生。”王小鲁称。(完)

审校 杨淑祯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