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宣布全面降准 兼顾节前资金需求和稳增长需要
路透北京/上海1月4日 - 国务院总理午间刚刚表态将“ 运用好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工具”,中国人民银行周五稍晚即宣布,决定于2019年1月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部分中期借贷便利,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央行并重申,此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并非大水漫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降准政策分两次实施,和春节前现金投放的节奏相适应,有利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同时也兼顾了内外均衡,有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央行称,此次降准将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人民币,加上即将开展的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所释放的资金,再考虑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不再续做的因素后,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
中国央行2018年累计四次调降存准率,并在12月中旬意外宣布创设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并在该品种上“定向降息”;本周三晚间“用心良苦”的央行又宣布自今年起放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标准。
以下为部分分析师评论摘要: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张明:
降准在之前的预期之内,也是2019年降准的第一次。新意无非是降准分两次实施。降准的目的一是替代回笼的公开市场操作,二是向市场注入资金。2019年的降准节奏很可能就是一个季度一次,今年以后可能也会比较宽松,这轮经济下行不会很快结束。
--招商银行研究院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 刘东亮:
降准符合预期,一方面是对稳增长的具体落实,宽货币仍然在路上,二是对冲春节的季节性资金压力,去年央行通过CRA(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来解决资金缺口,今年通过降准,可以显著减轻央行公开市场的操作压力,金融机构可以轻装过节,不必担心节后资金到期压力。预计对股市债市都会带来比较正面的影响。不过降准只是减轻公开市场的压力,不代表不操作。
--海通证券宏观团队 姜超、姜佩珊、李金柳:
综合考虑即将开展的TMLF、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标准调整,以及置换一季度到期的MLF,此次降准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降准意味着短期流动性将保持充裕,对冲近期的资金扰动,有利于带动短端利率下行,从而打开长端利率下行空间。
展望2019年,我们认为债市依旧向好,主要有三大因素的支撑:一是基本面继续下行,通缩风险再现;二是央行货币宽松延续,未来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调空间,而为了疏通信贷传导,央行或下调公开市场招标利率;三是美国经济明显减速,美国加息周期即将结束,海外因素对国内利率下行的制约消退。另外,随着货币政策宽松和民企抒困政策落地,再融资风险趋降,信用风险缓释。建议以利率债和优质信用债为主进行配置。
--长江证券宏观分析师 赵伟:
此次降准仍属定向调控,兼顾春节前现金投放和稳增长需要。稳增长加码过程中,积极财政发力的同时,货币政策与之配合,通过定向工具等,维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引导实体融资成本下降、帮助信用派生修复。
社融增速或在一季度前后企稳。在信用环境筑底的过程中,“向风险要收益”,或将是2019年市场的重要逻辑,配置天平已倾向权益类资产。降准也可能对债市形成提振,但需警惕债市中短期可能面临的调整压力。
--华泰证券宏观李超团队:
除了此次降准,央行在2019年大概率还会有3次降准。预计中国央行有望二季度降息。第一,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回落速度有望超出预期,PMI反映出来的经济活力快速回落,央行货币政策有望全面转向稳增长目标。
第二,特朗普重启“跳水保护小组”旨在加强对美联储的“干预”力度,从保障维稳流动性、降低股市波动、预防美股与美国经济的负面联动角度考虑,“跳水工作小组”重启或减缓美联储加息,外部货币环境的改善使得央行掣肘因素减少,央行降息的压力降低。
--兴业研究公司宏观分析师 李苗献:
今年第一季度MLF到期1.2万亿,再结合央行此次全面降准透露的数字可知,本周早些时候宣布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释放的资金应该不足5000亿。降准是长期趋势,主要是跟国际水平比中国的准备金水平太高,这次降准之后,还有继续下调空间。但下一次降准的时点可能要到第二季度了。
--南京证券固收分析师 杨浩:
据测算,本次次降准预计释放1.2万亿左右,春节前补充流动性约8000亿,总量补充约4000亿,考虑乘数效应更多。本次降准被市场广泛预期,速度快,力度大,充分表明决策层稳增长和逆周期调控的决心。目前内忧外患、经济下行压力很大,预计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宽松,稳增长的政策推出将加快,包括定向支持民企和小微企业的信用疏导政策、加快地方债发行和基建投资速度、加大减税降费力度、边际放松地产调控等稳增长措施都可能继续推出。在经济好转之前,预计还会降准,货币持续宽松有利于债市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继续看多债市
--财通基金固收分析师 郑良海
两次仍将释放流动性将达1.5万亿左右;预计上半年降准仍会有,如经济继续下行,不排除降息可能。债市仍然在牛途,宽松带动信用资质下沉。政策宽松初期,经济尚未企稳。且宽松政策仍会加码,进入新一轮宽松,降准降息都不会缺席。春节两会期间,资金投放除了维稳,还需助力经济稳增长。宽松预期加强,有利于信用资质较差企业融资改善,信用下沉,信用利差进一步压缩。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高级研究员 蔡浩:
此次降准提振市场信心,对股市和债市均属利好,对债市会形成进一步下行的动力,但对股市提振相对有限。在当前各个地方政府都在放松房地产调控的时点下,央行应该会考虑出台一些相应的对冲性措施,以防止房地产泡沫再次被催生。
--西南证券宏观团队 杨业伟
在年前季节性冲击来临之际,央行全面降准稳定了流动性状况。同时地方债额度提前下发,1季度地方债发行将放量,央行降准为地方债发行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持。
虽然央行再次降准,但并不意味着实体信用改善,关键在于疏通政策传导渠道。宽松流动性构造债市安全边际,但债市继续上涨空间有限。经济下行与流动性宽松环境下,债市环境继续向好,因而本次降准后长债利率可能继续下行。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
此时降准可谓一石多鸟,首先可以对冲季节性春节流动性冲击,其次,1月中旬有大笔MLF到期(1月15号有3,980亿MLF到期)正好再次降准置换,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而且,赶在一季度利率债供给提前落地发力前向金融市场提供足够流动性,配合财政发力节奏的前倾化。在银行新一年信贷工作安排之前及时降准,利于银行做全年信贷工作部署。
在经济下行压力仍存的背景下,降准或明显提升银行超储率,利好长端利率继续下行,同时一定程度从流动性利好资本市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温彬:
预计未来每个季度仍有降准的可能,以便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从而营造适宜的货币信贷环境,保持市场流动性稳定。一是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已经连续4个月减少,随着外贸顺差趋于收窄,预计外汇占款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需要继续通过全面降准对冲外汇占款减少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压力;二是,从历史和国际比较看,这次降准后大型金融机构13.5%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处于相对高位;三是尽管MLF等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确保了市场流动性需求,但由于其期限短和成本高等原因,不利于金融机构做好资产负债管理、降低资金成本,因此,需要继续通过全面降准置换MLF,优化流动性结构。
同时,作为总量政策工具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要发挥好结构性作用,通过定向降准,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并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包括进一步优化MPA考核、制定授信尽职免责细则等,切实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相关背景: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4日表示,要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进一步采取减税降费措施,运用好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工具,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
--中国央行2018年12月20日晚宣布,为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大、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可提出申请;定向中期借贷便利资金可使用三年,操作利率比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优惠15个基点,目前为3.15%。
--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8年12月19日-2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明年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2018年底称,研究推动商业银行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意味着银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有了新渠道。尽管政策细则尚待明确,不过多家银行已经在筹备中,待政策开闸即可发行。
--中国最新公布的2018年12月官方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一降一升,其中制造业PMI更是跌破50的临界点至49.4,创出34个月新低,显示内外需的疲弱正让中国制造业腹背受敌,先行指标的恶化亦意味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正在加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