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中国11月进出口增速均骤降 贸易顺差扩至年内新高


 新闻归类:财经评论 |  更新时间:2018-12-09 08:03
路透北京12月8日 - 中国海关总署周六公布,以美元计价11月出口同比增长5.4%,进口同比增长3%,路透调查预估中值分别为10%和14.5%;贸易顺差则创年内新高。

海关数据显示,11月贸易顺差为447.4亿美元,扩大16.4%,创2017年12月以来最高;路透预估中值为顺差340亿美元。

据路透测算,11月美元计价出口增速为今年3月以来最低,进口增速为2016年10月以来最低。

海关表示,11月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355.5亿美元,较10月的317.8亿美元继续扩大,经路透测算为历史新高,前11月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为2,935.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512.6亿美元。

主要数据:

* 11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5.4%(路透调查预估中值为增长10%)

* 11月美元计价进口同比增长3%(路透调查预估中值为增长14.5%)

* 11月贸易顺差447.4亿美元(路透调查预估中值为顺差340亿美元)

* 11月人民币计价出口同比增10.2%(上月为20.1%)

* 11月人民币计价进口同比增7.8%(上月为25.7%)

* 11月贸易顺差3,060.4亿元(上月为2,398亿元)

以下为分析师评论: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连平、何飞:

就出口而言,年末出口状况有望保持稳定。一方面,贸易摩擦暂时“休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悲观预期,有利于出口企业平稳过渡;另一方面,随着贸易谈判向前推进,企业信心有望逐步回升,加上支持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预计全年出口增长有望保持平稳。

就进口而言,12月保持高速增长的可能性较大。有利因素包括:一是内需在政策推动下有望回暖,对原材料的进口需求或将保持旺盛;二是绝大部分刚需进口商品的价格有望在12月反弹,对进口金额增长形成支撑;三是国内扩大进口的政策红利将不断释放,高端进口金额有望快速提高;四是去年12月进口增长4.84%,基数较低,有利于今年12月进口增速抬升。

当然,明年的外贸情况依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一是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在明年初集中显现,明年WTO改革方向尚不明确,多边贸易规则面临巨大挑战;二是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贸易增长放缓可能性较大;三是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取向不一,多方面变化因素很可能导致汇率波动加大,企业进出口面临的汇率风险可能进一步增加。对此,政府及企业需要未雨绸缪,通过采取更具前瞻性、灵活性的应对举措,力争将不确定性因素对外贸的影响降至最低。

--海通证券宏观团队 姜超、李金柳:

出口增速大降。一方面,11月美国PMI小幅回升,而日本、欧元区PMI继续回落,主要发达经济体需求呈放缓趋势,另一方面,去年11月出口基数也较高。

外需整体走弱。从国别和地区来看,11月中国对美国(9.8%)、欧盟(4.8%)、日本(6.0%)出口增速较10月继续下滑。新兴经济体中,对东盟(5.1%)、中国香港(2.7%)、印度(0.1%)、韩国(-3.6%)出口增速都大幅回落。

国内需求趋弱叠加去年同期高基数,11月中国进口同比从10月的20.8%大幅回落至3%。从数量看,11月我国进口原油(15.7%)、铁矿石(-8.8%)、铜(-3.0%)、集成电路(1.8%)、大豆(-38.0%)同比增速大降;从金额看,11月进口原油(57.6%)、铁矿石(3.3%)和集成电路(-8.3%)同比也明显回落。

美国公布的10月自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增速已经出现回落,意味着抢出口效应或开始减弱,而目前中美暂停贸易摩擦升级,中国近期将增加对美农产品等进口,未来顺差或趋收缩。

--西南证券宏观分析师 杨业伟:

由于全球经济放缓,欧日经济三季度落入负增长区间,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显露疲态,外需加速走弱。而随着贸易战预期趋于平稳,提前出口效应消退,对美出口和通过香港等地区转口增速也开始放缓,11月对美和对港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下滑4.0和21.4个百分点至9.2%和2.2%。全球经济放缓与提前贸易消退共同推动出口增速放缓。

内需继续放缓,进口增速明显下行。前期紧信用环境导致内需持续放缓,叠加工业品价格开始下行,进口增速明显跌落。内需走弱带动大宗商品进口量增速放缓,11月铁矿石和原油进口量分别同比增长-8.8%和15.7%,增速较上月放缓20.0和15.8个百分点。短期内需将继续下行,工业品价格也将继续回落,因而进口增速放缓将在未来几个月持续。

全球经济共振下行,进出口同时走弱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外贸总体格局。随着全球经济进入共振下行阶段,全球贸易增速已经开始放缓。同时叠加贸易战影响逐步体现,中国出口增速将面临持续下行压力。而前期紧信用带动内需放缓也将导致进口增速回落。进出口同时走弱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外贸总体格局。应对外需放缓,需要国内稳增长政策更为有效的发力,疏通宽松政策传导渠道,实现经济平稳运行。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王军:

进出口疲态尽显。进口乏力显示国内需要回落较为明显,尽管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调整,但仍未能刺激国内的购买,可见需求端不支撑。出口偏弱既有国际市场需求因素,也有前期强出口后的疲弱有关。未来仍需重视出口形势的变化,它直接关系到国内就业市场的强弱。

--招商证券宏观团队:

受进口更大幅度回落的影响,11月贸易顺差升至447.4亿美元。今年由于中美关税等因素使得贸易增速与基本面的关系短期脱节,且难以准确判断变化时点,但没有全球分工的进一步深化,随着国内外经济增速和价格趋降,贸易减速终将到来,前期的种种扰动可能会加大贸易数据的波动。

--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胡月晓:

进出口增长均低于预期,但顺差却并无削减,继续增长。出口增速回落,主要是季节性波动;进口回落,主要是受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因为石油等大宗商品进口在中国进口中比重较大。

中国外贸平稳的态势不变,中国的汇率稳中偏升的趋势也不会由于外贸的月度波动受到影响,货币政策基调也不会改变,利率体系稳中下行趋势也不会改变。

**相关背景**

--中美两国元首上周末G20会晤踩下经贸摩擦升级的“刹车”,双方同意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并设下自12月1日开始的为时90天的宽限期。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五对与中国的贸易谈判表示乐观,他的两名高级经济和贸易顾问则淡化了因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一名高管被捕可能引发的摩擦。

--加拿大司法部表示,华为全球首席财务官(CFO)孟晚舟在温哥华被捕,并有可能被引渡至美国。据消息人士称,孟晚舟被捕与违反美国制裁规定有关。该消息引发对中美紧张关系可能再度升级的担忧。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周四表示,明年中国外贸发展仍然具备有利支撑,中国外贸市场呈现多元化趋势,个别市场波动对整体影响有限,抢出口现象存在于个别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市场,但不是中国外贸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未来90天中美将以取消所有加征关税为最终目标,就双边关心重大问题磋商并努力达成共识,中美下一步将就农产品、能源、工业制成品、服务业等领域的问题开展磋商。

--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最新表示,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合规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维护产业安全,妥善处理贸易摩擦,推动对外经贸高质量发展。

--在中美贸易战僵持不下之时,围绕世界贸易组织(WTO)改革的呼声也日益强烈。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表示,多边贸易体制遭受冲击,WTO面临三大生存危机,中方支持对WTO进行必要改革以增强权威性,强调其改革应保障发展中成员的发展利益,尊重成员各自发展模式,纠正发达成员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阻挠正常技术合作的做法。(完)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