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庄慧良:《听海涌》的历史论辩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4-09-21 07:21

台湾公共电视《听海涌》电视剧8月中旬播出后收视告捷,被视为明年金钟奖最强台剧。然而,随着该剧热播,相关争议也不少。知名文史工作者徐宗懋指责该剧关键人物以中华民国驻北婆罗洲山打根领事馆领事卓还来和夫人赵世平为原型,公视却以虚构改编为名毁人名节、伪造史实。撰写《前进北婆罗洲—台籍战俘监视员》的报道文学作家李展平决定向公视提出侵权求偿告诉。

“海涌”是台语“海浪”的发音。 《听海涌》是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三名台湾青年被日本殖民政府征召到婆罗洲担任同盟国战俘监视员,却被盟军检察官指控犯下虐待、屠杀战俘罪行,送上军事法庭审判,三名青年夹杂在昔日殖民宗主国─日本和陌生祖国─中国之间,有着身份认同的迷茫。

《听海涌》导演孙介珩和编剧等人看了不少史料、口述历史等,两年前孙介珩拜会李展平,表达想拍婆罗洲战俘监视员纪录片及研究。李展平为鼓励后进,提供他的著作及当年剪报资料。

然而,《听海涌》将两岸公认的二战抗日烈士,在东南亚侨界也受人景仰的卓还来,改名为罗进福,在日军统治下苟延残喘,因痛恨台籍战俘监视员新海志远将妻子推进壕沟杀害,在法庭上作伪证陷害新海志远。

李展平和徐宗懋指责该剧打着“台湾人的二战视角”,却窜改历史,违反常识之处甚多,不过倒是很符合现在恋殖情绪模式,包括日据时代中产阶级生活优雅、忠于天皇的思想训练,台湾人虽被压迫,但本性善良,陷入认同混淆的悲剧;中国大陆人虽被侵略,但不改工于心计,苟且偷生,最后还陷害台湾人。

他们并指出,日本战败后,除了战犯和汉奸外,台湾人一律恢复中华民国国籍,生命财产受到保护,但该剧的罗进福拿着伪造的中华民国政府训令,抗拒上级命令,拒绝帮助台籍战犯,还入人于罪。他们无法接受该剧以“创作自由”之名欺骗社会。

公视强调,《听海涌》剧中人物并非改编特定人物,亦非卓还来的纪录片,将剧中虚构人物罗进福与卓还来连结,严重扭曲创作者与该剧制作初衷,也对卓家遗族造成伤害,公视至表遗憾。

公视董事长胡元辉在脸书表示,公视致力推动优质戏剧制作,特别是具有丰富历史意涵,可让观众建立历史意识的时代剧,一部好的戏剧可以感动人心,也可以触动反思,《听海涌》是这个想法最新注脚,期待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多元族群,因为戏剧启发,彼此能有更多理解与对话。

徐宗懋则反建议40年前同在新闻界服务的胡元辉应保持知识分子的良知,确认《听海涌》刻意混淆史实。他并指出,丑化中华民国先烈、伤人名节是编导的严重错误,绝对不能代表“多元文化” 。

公视虽称《听海涌》非卓还来领事的纪录片,但该剧直接称罗进福是婆罗洲领事,原型人物太明显,连造型也仿效,讲虚构反而欲盖弥彰。剧中罗进福起初斥责台籍战俘监视员充当日本走狗,二战后台湾人已恢复为中华民国国籍,罗却挟怨报复,对台湾人没有同胞感情。徐宗懋等人最不满之处,在于导演和编剧等对台湾史认识不足,对历史的诠释更有问题。

台湾近年拍摄的《返校》等影视作品也有类似问题,都着重批判国民党政府的白色恐怖,却避谈当时主要受害者是中共地下党或亲共人士,这些左倾份子要推翻国民党政府,促成两岸统一,而《返校》等作品却将其扭曲为台湾人要追求民主自由。

事实上,早年民主自由观念尚未深植人心,日据时期台湾民众多数仅上到小学,初中学历以上很少,或受日本军国教育思想,只有极少数留美留日的知识份子如彭明敏有接受到民主思想。台湾光复后那几年,两岸交流频繁,书刊杂志大量交流,真正把民主自由变成重要思潮是在国民党政府来台后,雷震发行的《自由中国》才是真正播种者,胡适为其撰稿,还有殷海光等人的贡献,不少人受其启蒙。

台独人士一直想确立台湾主体意识,但直到蔡英文政府上台后才从108课纲历史教育着手,实行国民意识改造,如今更从影视、文学全方位推动,凡是会影响到人的意识认同都要改造,即现今赖清德政府所谓的“洗涤人心”。但真正的历史不会被埋没,也唯有呈现真正的史实,才有助彼此更多的理解与对话。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