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北斗三号导航系统最后两颗卫星发射升空 后续开始部署北斗四号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4-09-20 07:20
北斗三号导航系统最后两颗卫星发射升空 后续开始部署北斗四号

中国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两颗备份卫星,将开展下一代北斗系统新技术试验试用,并将开始部署“北斗四号”卫星系统。

受访专家认为,发射备份卫星有利于保证北斗三号在特殊条件下仍能发挥作用,北斗四号卫星系统将着力提升卫星信号强度与抗干扰能力。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星期四(9月19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第59、60颗北斗导航卫星。这组卫星将在距地表约2万公里的中圆地球轨道(Medium Earth Orbit)运行。

与前期中圆地球轨道组网卫星相比,这组卫星升级了星载原子钟配置,搭载了新型星间链路终端,将进一步提升北斗三号卫星系统可靠性及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等服务性能,并将为下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技术升级进行相关试验。

中国在目睹1990年海湾战争中美军的科技优势,并经历1993年银河号货轮被切断GPS信号后,开始研发本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卫星系统2020年正式面向全球提供导航服务,并于2023年获国际民航组织认证为全球民航导航系统标准之一。

央视新闻报道称,这组卫星是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最后两颗备份卫星,将起到提高北斗系统运行稳定性的重要作用。

北斗三号的大多数组网卫星已在轨服役六年。鉴于大多数卫星设计寿命为10年,北斗系统已开始考虑对组网卫星进行升级部署。

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刘迎春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后面的话我们就会进入北斗四号的部署了,所以这两颗星是北斗三号最后一组星,也是承前启后,除了完成常规的组网星的任务以外,还会做一些技术验证和探索。”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将在2035年前建设完善更加泛在、融合和智能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即以北斗系统为核心和基础,覆盖室内到室外、深海到深空的更强、更安全、更可靠的系统。

中国军事问题专家傅前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北斗三号具备了成熟的为全球提供导航、定位、授时服务的能力,但受卫星轨道高度等因素影响,有时还存在卫星信号强度不足的问题。

傅前哨还指出,俄乌战争的经验表明,俄军的电子对抗装备能够轻易地干扰GPS系统信号。因此,提高卫星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与通信保密能力,也是下一代北斗系统研发的重要方向。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