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中国财政部通报多地违法融资新增隐形债务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3-11-07 08:50

中国地方债务问题持续严峻之际,财政部通报八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披露许多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要求当地国企或银行举债垫资。

中国财政部官网星期一(11月6日)通报2022年以来查处的八起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被通报的省份包括湖北省、广西、陕西省、河南省、四川省、江西省等。中国财政部强调,这份通报的目的是发挥警示教育作用,以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

在这些案例中,湖北省部分地区与三家省属国有企业签订协议,要求企业承担土地整理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城市综合开发业务,导致该省从2018年8月至2021年6月末,形成新增隐性债务214.8亿元(人民币,下同,约40.62亿新元)。

广西柳州市从2016年2月起要求四家国有企业垫资承担本应由财政预算安排的土地一级整理开发、代行土地收储等业务,导致自2018年至2021年6月末,广西形成新增隐性债务176.95亿元。

陕西省西安市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通过国企举债融资,用于西安国际会议中心展览馆等三个项目建设项目,新增隐性债务26亿元;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财政局违反规定,要求代理银行垫付资金且长期未清算新增隐性债务,形成新增隐性债务20.14亿元。

四川成都市以预期土地出让收入等作为项目投资回报来源要求国有企业垫资建设新增隐性债务,形成新增隐性债务4.32亿元;江西省景德镇市2021年以国有企业为主体融资,借新还旧并作为化债处理,造成“化债不实”12.05亿元。

除了地方政府官员、国企高层被问责,提供资金的银行也受到处分。中国财政部通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陕西省分行被指违法违规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及相关服务,贷款用于西安市河湖水系保护治理项目支出,贷款余额形成新增隐性债务12.76亿元。

中国农业银行芜湖分行也被指违法违规向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提供融资及相关服务新增隐性债务,用于抗洪救灾支出,截至2021年6月末,贷款余额形成新增隐性债务4.71亿元。

中国财政部称,上述案例暴露出“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纪律观念不严”,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打折扣、搞变通”,严重影响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成效。

由于中国地方政府借新还旧特殊再融资债的大规模发行,今年前10个月,中国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规模已达8.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用于偿还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迅速放量,24个省份披露将发行的特殊债合计1.0431万亿元,也是今年地方发债规模突破8万亿元的主因。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