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特稿:“海归”光环褪色 中国留学生人数增长明显放缓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1-12-15 07:25
“海归”光环褪色 中国留学生人数近年增长明显放缓

特稿

“海归”的标签,曾是中国年轻人求职时的“黄金招牌”,也是一种身份象征。但自2018年中美关系恶化,以及去年冠病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国内舆论风向对海归的评价逐渐转变。

27岁的萧飞峡(化名)2015年在留学热潮高峰期赴美国德克萨斯州读本科,同一届学生中约三分之一是中国留学生;六年后,他仍在美国修读博士文凭,但他如今是系上唯一一名中国学生。

中国的留学热潮自1990年代以来持续升温;2009年,中国首次超越印度,成为美国第一大学生来源国;2016年,中国进一步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从改革开放到2019年,中国留学人数累计超过656万人。

“海归”的标签,曾是中国年轻人求职时的“黄金招牌”,也是一种身份象征。但自2018年中美关系恶化,以及去年冠病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国内舆论风向对海归的评价逐渐转变。中国官媒《环球时报》11月30日刊登题为《社会平视“海归”是时代进步》的评论文章,强调“人们不再用仰视的眼光看待‘海归’”,令留学成为热点话题。

全球智库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尽管中国留学人数在疫情期间维持增长趋势,但2019/2020学年的留学人数增长率明显放缓至0.8%,和10年前的29.9%形成强烈对比。

在美中国留学生人数受到较大冲击,从2019/2020学年的47万人降至2020/2021年的37万人,2021新学年的赴美留学申请人数同比也减少18%。

萧飞峡2015年在中美两所大学的合作交流计划下,于本科最后一年转换学分到美国完成金融学本科文凭,并在美国一路修完博士学位,前后六年。

国内反西方情绪高涨 去年出现排斥海归暗流

随着中美关系急剧下滑,萧飞峡近距离感受到中美两边环境的巨变。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去年秋季学期,要求全部课程为网课的留学生离开美国,或转入有面授课程的学校,否则将面临遣返。萧飞峡坦言,这令许多中国学生深刻意识到美国不再像从前那样欢迎和包容中国留学生,他身边大多数中国同学都是在这个时间点上,放弃在美国的升学计划。

在中国国内反西方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去年曾出现一股排斥海归的暗流。疫情暴发初期,归国的海外中国学生被舆论批评为“千里投毒”。远在国外的萧飞峡听到这个消息时非常气愤,同时也意识到,中国如今的舆论环境已和他离开时大不相同。

但萧飞峡认为,中美紧张关系和疫情只是压垮“海归招牌”的最后一根稻草。海归光环褪色的根本原因,是海归在中国不再稀有,海归人数增多稀释了外国文凭的价值。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9年间,中国海归人数增幅超过31倍。

在中国整体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社会对富家子弟的负面观感,也连带影响大众对海归的看法。萧飞峡说,不少海外留学生来自富裕家庭,部分留学生出国只是为了在海外“混一张文凭”。

向往西式教育 香港成大陆年轻人选择

他透露:“一些留学生会花钱请人替他上课写论文,我们大学就曾开除一名中国学生,原因是他都快毕业了还不会说英文,这些人砸了留学生的招牌。”

尽管出国留学热潮出现降温势头,中国大陆年轻人对西式教育的向往并没有减退。如何在不出国的情况下仍然有机会接受西方教育的熏陶?香港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为大陆学生提供留学咨询服务的启德教育公司数据显示,自去年4月起,大陆学生赴港求学咨询的数量骤升。单在去年7月,明确赴港求学意向的咨询,环比增长超过三成。

在北京考获本科文凭的大卫(23岁,化名)在疫情期间因签证难申请和个人健康安全的考量,放弃了美国大学的名额,转而到香港深造。他今年9月刚开始在香港科技大学修读信息系统管理硕士课程,系上几乎所有学生都是大陆人。

大卫原本一心想到美国读硕士,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他反思海外文凭的价值。他发现,除非毕业自排名靠前的名牌大学,否则外国文凭带来的求职优势已不复存在。他也意识到留学不再是为了“镀金”,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实际的教育素质和个人成长。

针对海外文凭是否仍能带来求职优势,萧飞峡持不同看法。他认为,舆论转变并不意味着海外文凭的增值效应已完全消失。海归硕士人数虽供过于求,但海归博士生仍然很抢手,在教育领域中尤其如此。

萧飞峡毕业后计划回返大陆大学任教,据他了解,一般排名不高的国内大学金融系教授年薪约40万元(人民币,下同,8万5000新元),而拥有海外文凭的教授,年薪一般可达50万元至60万元。

舆论对海归课题的关注,令官方对留学的态度再次受到瞩目。中国官方1993年明确“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添“发挥作用”的表述。

中国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魏士强本月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重申官方一贯的留学政策,并强调进入新时代还是要“一以贯之地实行”。

他提醒,要放宽视野看待学生留学,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培养越来越多的国际化人才。

教育专家熊丙奇受访时分析,中国倡导学生国际化交流的立场并未改变,中国留学人数增幅缩减,主要是因为基数增加;不论国际局势和舆论如何变化,一定会有一批学生希望出国,即便这只是中国社会中一小部分人,数量仍然庞大。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