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中国9月通缩压力加剧 学者:应以更直接方式刺激消费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4-10-13 22:11
中国9月通缩压力加剧 学者:应以更直接方式刺激消费

中国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均弱于市场预期,显示中国经济在需求疲弱下,通货紧缩压力进一步加剧。

受访学者指出,中国目前的通缩压力较为严峻,预计未来几月的CPI仍不会有太大起色,要打破通缩恶性循环,财政政策应以更直接的方式刺激消费。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天(10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CPI同比上涨0.4%,涨幅比8月缩小0.2个百分点。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涨幅同样回落0.2个百分点至0.1%,创2021年3月以来最低,显示需求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反映生产者物价的PPI在9月同比下降2.8%,降幅比8月扩大一个百分点,也是连续24个月下降。

综合路透社和彭博社报道,9月CPI涨幅是三个月以来最小的,低于经济分析师早前预测的0.6%;PPI的降幅则是六个月以来最大的,比经济分析师预测的2.5%更糟糕。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吴桂英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中国过去近40年的CPI平均同比涨幅为2.5%,而2%至3%左右的年度CPI上涨率,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温和通胀。“目前的CPI涨幅既低于一般理论,也低于中国的长期平均。”

她认为,中国目前面临的通缩问题较为严峻。PPI已连续24个月下降,由于PPI通常是CPI的前导指数,可以预期今后几个月内,CPI“还是不会好”。

最新的这组数据凸显了官方在9月下旬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前,中国国内需求的疲软。

中国央行等金融监管部门9月24日打响刺激经济措施首炮,抛出多项宽松货币新政。9月26日中共政治局会议定调,“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星期六(10月12日)在一场发布会上说,中央财政还有“较大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近期将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推动楼市止跌回稳等。

他并未透露刺激措施的具体规模。市场此前预估,北京将推出约2万亿元人民币(3694亿新元)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保银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认为,财政部发布会展现的财政政策立场转变,将有助解决内需疲弱和通缩问题。“财政刺激的规模很重要。在通缩预期进一步加深前,须要采取果断行动。”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也说:“整体通胀仍明显低于政策目标,需求依然疲软。随着现有政策的有效落实和新措施的推出,预计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信心和预期将得到有效提振,市场需求将逐步恢复。”

吴桂英则认为,财政部提出的政策方向,没有把财政刺激的重点从投资拉到消费上,短期内对消费端影响仍较小;能否打破通缩恶性循环,取决于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速度,应以更直接的方式刺激消费,比如发放无门槛消费券。

她也提到,中国高层对发放消费券非常谨慎,因为“不想让中国变成一个福利社会”,但如果想要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最后三个月再不快点,怎么来得及呢?”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