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下午察:待价而沽的院士头衔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4-05-10 22:10
下午察:待价而沽的院士头衔

来自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34岁博士田政,4月20日接受了欧洲自然科学院“授勋”,成为据说是全世界唯一的90后院士,也是35岁以下获得院士名衔的第一人。

田政年纪轻轻就跻身世界一流学术行列,立马抓住了舆论的眼球。

吊诡的是,欧洲自然科学院的“领导们”,今年上半年在中国似乎特别繁忙。据统计,他们在今年前四个月,至少向30多位中国教授、校长或企业老板授予院士头衔。

数十名院士级别的人物突然井喷式地在中国涌现,让外界开始质疑这个头衔的含金量,媒体也集体敲打这家名不见经传的机构。

花40万元人民币买院士头衔

率先戳破彩虹泡泡的,是财信新媒体发展集团旗下中访网4月24日发表的一篇自媒体文章《“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真假之谜》。其他媒体随后纷纷跟进、采访。

一名河南高校教师接受凤凰网采访时爆料,去年3月,他的同事收到某机构的邀请,让他参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但如果要成功当选,需支付40万元(人民币,下同,7万4900新元)至100万元的服务费。

至于参选院士需要什么科研成果,这名教师坦言,“同事并不清楚”。

还有高校教授证实曾收到代办中介机构的邀请函,服务合同中明码标价“院士增选服务费”,还有代办人员表示要收取20万元至50万元费用。

目前不清楚“全世界唯一的90后院士”田政是否通过这一渠道当选院士。据陕西媒体《西北信息报》介绍,田政出生于中医世家,是日本同志社大学生命医学博士。他2015年在西安创办一家生物公司,推广自已开发的“自助式中医诊疗系统”软件。

自称出生于中医世家的34岁博士田政,今年4月20日获颁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头衔。(互联网)

无论如何,如果只要付费就能获得头衔,就不得不让人质疑,这是靠花钱买的“水院士”。

据极目新闻报道,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自称在2001年成立,由欧洲多国科学家组织创立,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认可度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

对于院士评选流程,官网强调欧洲自然科学院采取“严格的院士递补制度”,需经院士推荐、形式审查、答辩审核、投票选举、主席团审议、公证员公证、勋章授予、外交部发函等流程,考察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创造性贡献和影响力。

但据澎湃新闻统计,即便需要高昂付费和严谨审核过程,从2022年5月至今年4月,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人数仍从425人翻了三倍多至1700多人。

“院士”是中国学术界的最高头衔与荣誉,被授予院士头衔的个人与机构,都会将此当作重大成就进行宣传。

今年上半年,多家有学者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高校包括东南大学、贵州大学、石油大学等都为此发布“喜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中国科学报》甚至曾发表相关新闻。

“权威”机构永久停业?

但有问题的还不只是头衔,有媒体更挖出欧洲自然科学院其实是六个俄罗斯人在德国注册的民办机构。查询谷歌地图,还能发现该院注册的办公地址是德国汉诺威市一个普通的街边建筑,谷歌并在网页上注明“永久停业”。

此外,网络上还可找到多家自称能协助申报外籍院士的“服务公司”。

红星新闻星期一(5月6日)报道,该报记者曾以申请人身份与一家位于青岛的服务公司接触。即便尚未取得博士生学历,也无任何专利,工作人员仍信誓旦旦地保证:“18万元可以包过。”

该工作人员直言:“欧自然(欧洲自然科学院)不是很难申请,您的条件我们可以协助申报……(但)评选上后会不会有负面影响,需要您自己考虑一下。”

不过,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代表处负责人吴继华受访时反驳称,院士资格不会售卖,也从未收过申请者的费用。

“若出于申请者自身原因,需要他人帮助(如翻译或者整理申请材料等)而产生的费用,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吴继华(右二)自称是俄罗斯联邦谢东诺夫国立第一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在2021年获欧洲自然科学院颁为院士。(互联网)

对于科学院近两年来颁授许多中国院士名衔的质疑,吴继华称,中国是人口大国,申请者很多不奇怪。“中国科学家在外国科研机构里占领席位也并非坏事。”

不过,这些回答不足以打消外界疑问。有网民说,他没有解释为什么科学院授予的院士人数过去两年突然暴增,也没有回应多家第三方申报机构“明码标价”的证据。

《南方周末》星期一发表评论文章,将欧洲自然科学院与钱锺书小说《围城》中的“克莱登大学”类比,意即把欧洲自然科学院比作“野鸡大学”。

文章说,这些人花上几十上百万谋得头衔,肯定是要拿出来用,而一旦拿出来用,就是为了骗,因此有必要戳破“克莱登大学”“欧洲自然科学院”的假面具,免得世人上当受骗。

中国科协星期三(5月8日)也在微信公众号发声,呼吁各部门机构不应为“投机者”捧场站台,更不可向任何投机者倾斜资源。

截至星期五(5月10日)早上,多家学术机构和单位已将“XXX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消息从官网与社媒平台删除撤下。

学术圈内的共同利益体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说,从法律层面看,欧洲自然科学院真实存在,很难说这些院士头衔是假的,但其学术地位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完全不是一回事,此院士非彼院士。

因此,此次争议只能说冲击欧洲自然科学院的机构公信力,无法从法律层面取缔,但依然揭露了中国学术圈怪象。

在中国当前的经济情势下,青年就业形势艰难,更多大学生选择在本科毕业后延迟就业继续考研,出现教育资源少、学生源却不断的现象。

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为2021年直言,许多年轻科研工作者为了生存,只能做一些短平快的研究。如果开展一些耗时8至10年的重要研究,很可能研究没做出来,人就被非升即走的制度赶走了。

也就是说,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学术圈生存,科研工作者绞尽脑汁想在短时间内做出成绩,但要做出真成绩很难,有的人只好捏造假成绩,“水报告”“水院士”由此而生。

2022年,25位华人专家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当时就有网民质疑这些头衔都是“给钱就能拿”。

今年2月,一名B站UP主质疑某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缺少过硬科研成果,评选规则不公开透明,要求他拿出科研成果,被点名的外籍院士却只回应“你不可公开质疑”,引发关注。

今年2月4日,一名B站UP主质疑某俄罗斯院士太水,引来了该名外籍院士的不满,认为这是挑衅与侮辱他。(互联网)

凤凰网报道指出,中国两院院士评选难度大,促使许多人将目光投向较容易取得的外籍院士,但中国国内没有制定一个外籍院士的认证机制与管理办法。像欧洲自然科学院、乌克兰工程院这样的民办机构颁授的所谓院士,结果也成了许多学校、单位的评选项目之一。

院士这一头衔在中国社会意味着源源不绝的资源和崇高的地位,既可帮助高校在评比中获得更好排位,也能让研究者在科研经费的争取上占据更大优势,那花钱批量买院士,高校等学术机构默许这样的现象,甚至大肆宣传校内学者获选院士,背后的动机、利益关系不言自明。

说到底,学术界对于荣誉、称号、头衔的追求不停止,类似欧洲自然科学院这样的“克莱登大学”也只会不断出现,打假怎么打都打不完。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