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中国政府顾问:中国产业政策面临地缘政治风险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4-03-15 07:21

(北京综合讯)两名担任中国政府顾问的经济学家星期三指出,中国需要提振内需并调整产业政策,以应对欧美国家对中国产能过剩越来越强烈的批评。

据彭博社报道,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星期三(3月13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举办的一个线上论坛说,美国关注中国产能过剩,以及欧盟对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欧美担忧的核心问题在中国的产业政策。

这是中国政府顾问罕见地承认,中国通过向制造业投入资金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正面临一些外部挑战。

黄益平说,应当认真对待并认识到这可能是地缘政治的一项重要发展。针对中国产品的保护主义浪潮,将不利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和创新。

中国与欧美贸易紧张局势近几个月升温,曾担任中国人民银行顾问的黄益平,是少数几位评论这一问题的经济学家。

黄益平说,中国应当解决国内经济失衡的问题,同时驳斥外界对中国不合理的批评。但他并未指明针对的是哪些批评。

他指出,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增长依赖投资驱动,导致服装、钢铁等产业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产能过剩。相较于投资,目前中国国内消费更加疲软。政府应当提高居民收入和社会福利,以拉动整体消费。

黄益平称,中国还需要让产业政策更加高效、市场化,并顺应全球经济形势。他说,产业政策应更加注重促进创新而非生产,并在恰当的时候逐步退出。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峰星期三也在论坛上指出,中国面临产能过剩风险的行业,包括电脑芯片、内燃机汽车、电池、钢铁和家电。其中一些行业是发达经济体的支柱产业,因此有更大的影响,“美国已经发出了产能过剩的警告。”

卢峰说,一个国家高效生产能力的增长,以前会取代其他地方的高成本生产。但保护主义的兴起,以及全球各国促进本国生产的现状,意味着这种调整机制将不再有效。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下滑,中国政府近年向制造业投入大量资金,其中一个重点是电动汽车、电池和可再生能源这“新三大”增长动力。到目前为止,这一战略帮助中国避免了经济衰退,但同时也加剧了失衡。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