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中国国家医保局公布26家医药企业失信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4-02-29 20:35

中国国家医保局公布26家医药企业“严重”或“特别严重”失信,其中有25家企业涉及送回扣等商业贿赂行为,显示官方的医疗整顿行动仍在持续。

中国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星期二(2月27日)发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各省份评级为“特别严重”和“严重”失信的26家医药企业情况,其中22家医药企业评级为“严重”,四家医药企业评级为“特别严重”。

中国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访问时介绍,有25家企业涉及送回扣等商业贿赂行为,如遵义百颐医药有限公司向某县人民医院给予回扣等“好处费”,折合355.16万元(人民币,下同,67.54万新元)。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不执行采购合同,不按约定供应集采中选产品,导致当地临床用药受到严重影响。

负责人说,医药企业的回扣金额实际反映药品价格虚高的程度,这笔钱归根到底还是要从虚高的药品耗材价格中挤出来,让医保和老百姓承担本不该有的负担。

根据规定,企业药品回扣、垄断涨价、扰乱采购秩序等失信行为,按照情节轻重评定信用等级,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将被中止挂网采购资格。

报道说,以药品回扣为例,同一案件中累计行贿数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或单笔行贿数额3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属于“严重”失信;同一案件中累计或单笔行贿数额200万元以上,属于“特别严重”失信。

“一般”失信的医药企业会被书面提醒告诫;“中等”失信的企业会标注失信信息,参加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竞价挂网采购等活动时会受到限制;“严重”失信的企业会被暂停具体涉案产品的挂网、投标或配送资格;“特别严重”失信的企业将面临全部药品耗材被暂停在案发省份挂网、投标或配送资格。

负责人称,处罚不是目的,引导企业规范价格行为,保护参保人合法权益才是关键。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对犯错的失信企业也给出改正错误的明确路径,如可通过降价、退回价款等修复信用。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去年7月召开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会议,聚焦医药领域生产、供应、销售、使用、报销等环节,对集中整治工作进行部署后,全国各地上百名医院院长、书记集中被查。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