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中国去年财政收支增速未达标 学者:经济活跃度下降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4-02-03 07:21

中国2023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增速均未达标,连续第二年低于目标值。

学者研判,中国的关键税种收入下降,反映经济活跃度低,地方政府实际收入大幅减少;中央财政若持续保持谨慎态度,恐将错过提振信心和稳定预期的宝贵时机。

中国财政部星期四(2月1日)发布2023年财政收支年报,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3.95万亿新元),同比增长6.4%,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27.46万亿元,增长5.4%,收支分别低于去年3月定下的6.7%和5.6%增长目标。

彭博社报道指出,8.84万亿元的财政赤字总额从绝对值和从GDP占比来看,都低于前一年。

年报显示,第一大税种增值税增长42%,占全部税收的38%,贡献了主要增幅。企业所得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其他主要税种,分别下降5.9%、3.5%、1%。此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8万亿元,同比下降13.2%,为2017年以来最低。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陆曦受访时说,这份收支年报能看出,表现经济活跃度的主要税种,即消费税和所得税,都在下降,折射出消费不足和国民收入下降。

陆曦也研判,地方政府实际收入大幅降低,因为卖地收入下降的同时,增幅较大的增值税,地方需要和中央以75%和25%的比例共享,而所得税、消费税等主要地方自留税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

财政支出方面,增长最快的科目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其次是科技、农林水和城乡社区支出。

对于去年前几个月财政支出是否收缩的问题,中国财政部官员在星期四的记者会上予以否认,并表示2024年财政收入将继续恢复性增长,财政支出将继续保持必要强度,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也将保持一定规模。

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受访时指出,当前中央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仍相当谨慎,希望能在刺激经济和控制债务风险间取得平衡。但这在一定程度可能贻误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的宝贵时机。

王军认为,不必过度过早担心财政风险,“稳增长、抗通缩,提信心才是大局”。

同时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上的竞争和创新曾极大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不愿具名的学者表示,当前地方政府收入不佳,在财政上将更依赖中央政府。“财权影响事权,长期如此,地方可能会放弃创新发展经济的想法,甚至‘躺平’。”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