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下午察:2024年,中国股市会好吗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3-12-29 22:45
下午察:2024年,中国股市会好吗?

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星期五(12月29日)先跌后涨,收涨0.7%。尽管在今年最后一周连涨三天,仍未突破3000点。

中国股市在过去一年经历巨大波动,三大指数均下跌,其中创业板和深成指累计下跌10%以上、沪深300指数年跌14%,罕见连续三年下跌。不少投资者自嘲,在2023年押注股票,还不如持有现金。

2023年最后一个星期,股市出现反弹的迹象。星期四(12月28日)沪指涨1.38%,是今年国庆后涨幅首次超过1%,北向资金净买入135.58亿元(人民币,下同,25.85亿新元),为8月份以来首次净买入超100亿元。

这次反弹对股民而言是“回血”机会,但他们也不免担忧,反弹能持续多久?中国股市见底了吗?迈向2024年,还需要保卫3000点吗?

2023成绩单 先扬后抑

多数机构在2022年底都信心十足。中国经过三年冠病疫情后开放,压抑的出行和消费需求亟待消化。但实际恢复却不如预期,二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即被指显现通缩风险。中国国内的房地产危机叠加地方债高企、限制地方政府支出,外部的美元加息,都拖累了股市。

外资的流动基本与上述节奏相符合。北向资金年初大笔流入,二季度小幅稳定增加,在8月初达到年内累计净买入额的最高点,此后持续转为连续五个月净卖出,并在8月创下连续净卖出13天的纪录。

尽管从全年来看,北向资金仍是净买入,但净买入额437亿元,是沪深股通开通以来的新低。

北向资金占比虽然不高,但被认为是A股市场的“聪明钱”,它的大幅流出极大影响了市场的信心。沪深两指也从8月开始震荡下行,并双双在10月下旬跌破3000和1万点。

从行业来看,房地产、零售、新能源和旅游业,都是最大的输家。

万得(Wind)数据库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7日,24个Wind行业指数中,15个行业指数呈现负增长。(互联网)

基金方面,全年公募基金收益为负。据财新网报道,截至2023年12月25日,主要投资股票等资产的权益类公募基金年内整体亏损,收益率中位数为负15.85%,这也是中国公募基金历史上首次出现权益类基金连续两年整体亏损。

形成对比的是,投资海外证券的基金,如重仓英伟达、谷歌等美股的广发全球精选股票等,以超过50%的收益排在了公募基金收益榜的最前列。

2024:乐观和谨慎

展望2024年,多数中国的券商机构表示谨慎乐观。乐观的共识在于,当前A股已经筑底,美国的加息周期预计结束,中美息差收窄,有望缓和资金撤离的压力。

中金公司预计,中国股市在2024年将前稳后升。招商证券则预计,A股盈利将在2024的下半段迎来盈利的高点。

至于谨慎的部分,各家给出了不同理由,包括市场信心不足、没有新增资金、房地产危机仍未出清,以及外部风险等。

《证券时报》引述申万宏源研究策略首席分析师傅静涛说,2024年外循环面临激烈竞争,下半年美日韩投资的新能源和半导体进入到产能落地的加速释放期,对中国企业形成挑战,这将是外循环竞争压力最大的时间段。

外资机构的预测也并非完全一致。高盛预测2024年沪深300指数将上涨16%,外资流入规模1000亿元,瑞银则预计MSCI中国指数有15%的上涨空间。而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则称,沪深300指数将仅上涨7%左右至3850点,甚至不到4000点,实在难言乐观。

据彭博社报道,联博投资(AllianceBernstein)承认资产价格已经偏低,并预计2024年中国企业盈利增速将超过发达市场。但该机构首席投资官仍指出,尽管这种性价比很诱人,但在地缘政治风险和长期经济挑战中,他们仍缺乏足够的信心来增持。

Wind数据显示,北向资金从2023年8月以来,连续五个月呈现净流出态势。(互联网)

发展改革的决心

《华尔街日报》则指出,投资者顾虑的除了中国经济本身,也包括随时可能会发生的政策转变。报道提到中国在12月所出台的一项旨在限制网络游戏消费额度的草案,让游戏公司腾讯和网易因此蒸发了600多亿美元(790多亿新元)市值。

报道还说,华尔街经济学家认为,中国需要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才能真正提振经济,但政府一直不愿在财政上放水。

一方面,投资者对前后摇摆的政策发出疑问:中国官方是否有发展经济的决心?另一方面,从针对资本市场的政策来看,官方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却是毋庸置疑的。

今年7月,中共政治局会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8月证监会发布一揽子政策措施,包括降低费率,限制大股东抛售等措施,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再次提出“活跃资本市场”。

知名私募基金半夏投资创始人李蓓星期五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分析,当前不止外资,国内的私募基金、险资和公募,在A股都没有足够仓位,底部筹码是产业资本和国家队买走的。

这意味着,主力资金在低迷期回撤、散户赎回,是理性选择,而官方力量对资本市场必须支持,则带有“政治任务”的味道。

李蓓认为,中国政策包是足够的,下发的1万亿长期建设国债、城中村改造的政策,都是子弹,并预测2024年可能还有一笔1万亿特别国债。“随着后续政策包出来,效果会超很多人的预期。”

牛市的条件

理性地说,除了受市场情绪影响,金融资产定价的本质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和供需关系的结果,企业的利润趋势和新增资金的流入,都会影响股价和估值。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发表在自媒体“秦朔朋友圈”的文章指出,中国A股的历史说明,牛市不一定要对应很强的宏观经济。

他从资本流入的角度分析,2024年中央延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但经济增长不强,不会有大规模通胀,实体经济运行中所需要的货币就比较少,一部分货币就会进入到资本市场,给资本市场提供增量资金。

由于居民存款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没有明显变化,吴照银也预测,随着存款利率下行,股市分红收益上升,2024年有可能会有一部分存款进入到股市,成为推动股市上涨的有生力量。

的确,对大部分中国人而言,炒股和买房是主要的理财方式。截至2022年底,中国有超过两亿股民,如果他们相信市场已到低点并开始修复,资金流入股市是自然结果。

但是,政策波动、股市低迷的氛围,已经让市场变得格外敏感、对风险极端厌恶,专家所预测的存款资金流入,不是一定会发生的结果。对2024的中国股市而言,最差的不是波动,而是不敢投资,只想保全,认为“投资不如躺平”。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