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于泽远:三中全会今年不开了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3-12-11 08:12

中共12月8日召开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等,但外界关注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不在议题之中,表明三中全会在今年召开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这次政治局会议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基调,并决定明年1月8日至10日召开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至于三中全会何时召开,至少要等到下次政治局会议才能决定。也就是说,三中全会很可能要推迟到明年才能举行。

三中全会的全称是中国政府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按照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惯例,中共每五年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出该届的中央委员会。在下一次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之前,中央委员会一般都会召开七次全体会议,简称一中全会到七中全会。

其中,一中全会一般紧接着中共代表大会之后召开,主要决定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总书记以及中央军事委员会等党内重要人选;二中全会一般在党代会后第二年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前召开,主要决定国务院、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领导人的人选;三中全会一般在党代会隔年下半年召开,主要讨论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四中全会一般在党代会后第三年下半年,主要讨论依法治国或精神文明建设;五中全会一般在党代会后第四年下半年,主要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六中全会一般在党代会后第五年下半年,主要关注当时的重要议题;七中全会一般在下次党代会开幕前一周左右召开,主要通过本届中央委员会向下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等文件。

今年是中共二十大召开的第二年,按说应该在下半年召开三中全会。但今年即将过去,中共又将在12月中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按照惯例,现任中共中央委员基本都会参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官方不大可能在今年内又召集全体中央委员到北京举行三中全会,那将冲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性。

实际上,2018年举行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就打破了三中全会在党代会隔年下半年召开的惯例。十九届三中全会主要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方案,以便让这个方案按照法定程序提交新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审议,因此提前到当年的2月份举行。

但中共二十大后新一届全国人大已在今年3月召开会议,成立了以李强为总理的新一届国务院领导机构。因此,二十届三中全会不大可能再对国家领导机构进行重大调整,它的主要议题应该还是聚焦发展与改革。

中国官方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接掌中国后,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等方面提出了336项改革举措,并在一些基本制度和理论问题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如首次定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同等重要性,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等。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意味着十八届三中全会规划的改革有明确的时间节点,也就是到2020年要基本完成。

虽然官方至今并没有明确宣布十八届三中全会规划的改革任务已经完成,但10年过去了,中共须要制定一份新的统领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而延后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显然就是奔着这份新的纲领性文件去的。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2013年,中国面临的是经济发展开始减速的“新常态”。如今,“新常态”已退出中国官方的话语体系,中国现在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也远比10年前更加严峻复杂。中国经济至今没有从冠病疫情中复苏过来,过冷的房地产市场能否“软着陆”尚待观察,尽管官方不断强调经济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但中国境内外投资者尤其是民营企业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依然不足,经济下行的压力并未减轻。不夸张地说,中国又一次来到了重大历史关口。

应对严峻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破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不仅需要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拿出具体的经济复苏方案,还需要明年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出台更具魄力的改革方案,为中国今后几年的改革与发展指明方向,提振社会对中国未来的信心。

要做到这一点,中共高层须要重拾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跳出“姓资姓社”争论的勇气,坚决破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和体制障碍,让三中全会成为中共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