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一”已成形 唯难撼中国世界工厂地位
从贸易到投资,跨国企业正在落实“中国加一”策略,但专家学者认为,部分外资离开中国,是因为生产要素变化推动中国产业结构改变,而中国出口规模继续增长,说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并没有改变。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徐奇渊星期一(6月12日)在亚洲愿景论坛的“从贸易到投资,‘中国加一’正在亚洲发生吗?”主题讨论上说,国际市场的“中国加一”格局已然成形,但其他国家难以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徐奇渊指出,中国出口规模占国际市场份额仍不断增长,从2018年12.7%上升至2022年的14.7%,这说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得到加强,而不是被削弱”。
他解释,中国出口能在中美贸易战和全球地缘政治紧张的大背景下继续增长,是因为中国能在产业链上不断升级,例如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不断进步,汽车出口已超越传统汽车生产大国如德国和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贝恩投资合伙人、亚洲私募股权联席主管竺稼进一步解释,过去数十年的和平红利与国际能源成本相对低廉,让中国得以迅速工业化,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他说:“但所有这些都会改变。中国劳动力成本在过去近20年以将近两位数增长,中国现在的劳动力成本已不再低廉。不过,中国一直能够在制造业价值链上升级,所以现在中国能生产更高增值的产品。”
竺稼认为,随着亚细安国家迅速工业化,它们将能在全球供应链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未来的全球供应链将变得更加多元化。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不断涌入,经济高速增长。不过,过去20多年,一些国家和企业意识到不能把所有鸡蛋摆在中国的篮子里,于是提出了“中国加一”的战略主张,即把在中国的部分投资转移到其他国家。中国周边国家如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近年纷纷推出政策吸引走出中国的资金。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主席、美国前代理副贸易代表卡特勒称,这事实上已不仅是“中国加一”,而是“中国加X”的格局。
卡特勒在论坛上说,许多企业在全球另觅投资地,包括印度、墨西哥等,而且走出中国的企业也包括中资企业。
不过卡特勒提醒,中美对于出口实施越来越多限制,企业对于投资未来越来越谨慎,供应链仍存在很多变数,全球供应链变革尚未有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