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下午察:是鼠是鸭还是大青虫 谁说了算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3-06-09 22:45
下午察:是鼠是鸭还是大青虫  谁说了算

中国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本月1日在食堂吃饭时,在餐食中发现疑似老鼠头的异物,校方回应称是“鸭脖”,引爆一场持续数日的鼠鸭之争。

“鼠鸭之谜”尚未见分晓,该校同一食堂星期四(6月8日)又曝出有学生吃出大青虫,再次将这所高校置于舆论炙烤之下。截止星期五(9日)晚7时,相关词条阅读量已达3.7亿。

这回不等校方回应,网友纷纷看图说话,说“这明明是青椒”的评论点赞破六万,还有热评说“经检验是豇豆”“另一个色系的鸭脖”“期待学校给出的新物种”。

食堂饭菜里的“鼠鸭之争”

事源于6月1日一条“江西一高校饭菜中疑吃出老鼠头”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

视频画面显示,饭菜中异物呈棕黑色,外部有几根长长的毛,中部可见几根牙齿状的白色物体。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学生称6月1日在学校食堂吃到老鼠头。(视频截图)

从视频里的对话,可以听到一名男字先是询问“这是老鼠的牙齿看得出来吧?”一个女性声音迟疑了几秒后回答:“鸭肉!”随后说:“这哪里来的老鼠?”另一个女性声音说:“不要吃了,打多一份给他。”第一个女声带着询问的语气问:“打多一份啊?”

从“打多一份”来判断,两名女子应是食堂工作人员。男子是吃到疑似老鼠头的高校学生。

两天后,校方6月3日晚在微博发出情况通报称,“当事学生本人在事发当时即邀请同学对‘异物’进行了比对,确认‘异物’为鸭脖,为正常食物。该学生已现场作出书面说明对视频内容进行澄清。”

通报还说,南昌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情况通报后,第一时间派出执法人员到学校调查,问询学校工作人员、食堂负责人、当事学生及相关知情人,对食品留样进行采样检测。

校方6月3日晚在微博发出情况通报,称“异物”为鸭脖。(微博截图)

作出回应的还有当地执法机构市监局。在江西电视台《都市现场》栏目6月3日晚播出的节目中,南昌市高新区市监局昌东分局局长江协学介绍,执法人员法人员第一时间赶到“反复对比”,确认这个异物就是鸭脖。

江西省市监局称工作人员在现场通过照片反复比对,初步判定是鸭脖。(视频截图)

不光如此,该局的工作人员4日还向新闻平台“西部决策”再次确认,“我们就拿去送检,它确实是一个鸭脖。”

江西省教育厅也介入调查。该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的工作人员6月7日告诉极目新闻,已经由相关处室介入处理。

异物比对检测报告迟迟未出炉

虽然当事学生本人、校方、市监局和省教育厅都作出回应,但网民显然对“鸭脖论”并不买账。

网友热评:“古有赵高指鹿为马,今有南昌高校‘指鼠为鸭’愚弄他人!”

还有人创建“指鼠为鸭”词条,释义:指着老鼠头说是鸭脖,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校方回应“鸭脖”后,网上出现许多与“指鼠为鸭”相关的图片和表情包。(网络)

引发网民声讨的另一个原因是,“异物”的比对检测报告迟迟未出。按照市监局的说法,送检后三到五天就能出结果,但直到6月6日,检测结果仍未对外公布。

上游新闻记者6月6日联系到“鸭脖”送检的南昌市检验检测中心,中心工作人员回应称,“鸭脖”的确在该中心进行检验,但相关结果只能向送检方市场监管局进行通报,不能向外界透露。

记者同日又联系到某高校一名从事啮齿类动物研究30多年的专家,专家判断:“如果图片没有造假,那这个异物有80%的可能是小鼠头部。”

专家的话虽然没说满,却让“鼠头派”网友将更大火力对准校方,甚至举报出镜的市监局局长。

校方处理舆论的方式是微博控评。网传截图显示,学校新媒体中心主任编辑好一系列评论文案,并发动学生参与控评。结果也有人将校方的评论文案曝光,将之与校方微博评论进行比对。

左图为校方发给学生的评论文案,右图为校方微博评论区截图。(网络)

过去已经发现过老鼠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老鼠有关的旧账也被翻了出来。

学校2021年11月20日就曾被曝出食堂清洗间有老鼠,当时市监局就发过声明,称对经营学校食堂的餐饮公司进行了严厉处罚。

学校贴吧里也有人吐槽过吃到老鼠,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

《扬子晚报》星期四(8日)采访该校学生了解到,“鼠头鸭脖”事件第二天(2日),又有两名学生反映吃到虫子。

这名学生还透露,学校食堂因为每个月都有大量投诉,还建了一个意见反馈群,今年4月和5月分别有20张和30张图片反映食堂菜品出现问题,“基本上吃出钢丝球、头发、小虫子等异物在这个学校都算正常的事情了。”

该校食品安全问题漏洞百出,让星期四有人吃出一条“大青虫”的视频,再次引爆舆论。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堂餐食6月8日出现疑似“大青虫”。(视频截图)

发出视频的“巨浪视频”称,学生发现后第一时间拿出手机拍照,随后有工作人员将饭端走,并添加了学生微信,后续如何处理学生并不知情。校方官网公布的多个电话均无人接听。

校方微博截至本文发稿时也未对“大青虫事件”作出回应。不过微博热评区,网友早已“指虫为椒”、“指虫为草”,大家更有兴趣的是校方这次会指异物是什么,而不是事件本身。

是鼠是鸭是青虫谁说了算?

从最初的食品安全问题演变为罗生门,由于校方一开始没将疑点解释清楚,舆论越滚越大,疑点也越来越多。

校方声明称,学生已当面书面澄清为鸭脖。既然已澄清,为什么校方当天又要请市监局介入?既然学生已认同是鸭脖,为什么还是把视频发到了网上?校方后来又为什么没有要求学生删除视频?

检测结果未出,为什么市监局分局局长和工作人员可以分别在3日和4日面对媒体时,语气肯定地说异物就是鸭脖?

以及处于整个事件核心的“鼠鸭之争”,市监局人员现场比对的为什么不是实物而是图片?送去检测中心的,为什么是菜品“留样”而不是异物本身?如果送检“留样”不能代表异物,检测结果自然很大概率不是鸭脖,等检测结果也变得毫无意义。

这就引出比“是鼠是鸭”更大的疑点,这颗疑似鼠头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它只在视频里出现,在事件后续发展里都隐身了?

如果异物是学生自己扔了,他如何证明自己最初证词的真实性?如果异物是校方收走了,那异物是去了哪里?谁弄丢的就很可能是谁理亏。

从视频里的对话来看,食堂工作人员说“打多一份”,很有可能是把有问题的菜品回收了。在“大青虫”事件里,食堂就端走了菜品,这有可能是食堂面对问题菜品一贯的处理方式。

央广网记者星期四下午实地探访发现,学校校门紧闭,人员进出受严格管制,不少学生隔着校门栅栏取外卖。

一样管控严格的是校方的微博评论区,校方情况通报微博下的评论数量,在6月3日是几百条,跳到本文发稿前已破9000条,但是这9000条评论里具体内容大家都看不到,能点开只有四条,最高赞的一条是“我就说是吧,不能光信网上的一面之词,这回人家当事人都反复核实了,虚惊一场。”

说到那位当事人——那名改口称吃到的是鸭脖的技校学生,网上有文章评论说:识食物者为俊杰。

对这名学生而言,是鼠或鸭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张毕业证。而对大众来说,比分清“食物”更重要的,是究竟应该由谁来定义真相?又或许,最终不论有没有真相,只要这股舆论热淡下来,一切就会风过水无痕,不了了之?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