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下午察:输不起的中国楼市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2-06-29 00:12
下午察:输不起的中国楼市

楼市一直是中国人绕不开的话题,举凡房价调整或是政府推出的相关政策,都极易成为社会焦点,比如今早(6月28日)在微博引起不少人讨论的热搜——天津等13城实行一人购房全家帮。

这则新闻主要叙述天津市、江西赣州等13个中国城市今年都出台了新政策,明确直系亲属可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款以及偿还房贷。

一言以蔽之,就是鼓励当地居民可以用公积金帮亲人买房,或者提取更多公积金来买房和缴房贷。

无独有偶,中国多家媒体如《证券日报》上周报道,河南郑州、江苏常熟等地推出了“房票”安置政策,民众可凭房票获得购房补贴、税收减免等。据报道,至少有15个城市推行了这项政策

在更早之前,青岛市薛家岛街道办事处也据报下令社区调查居民购房意愿,还要求针对“恶意不买房”且银行有巨额存款者,一律约谈。同时,路透社还报道有河南房企推出“小麦抵首付”“大蒜抵首付”等令人啼笑皆非的促销手法。

此外,经济观察网不久前引述一名家住广西玉林市的政府公务员透露,今年2月以来,“卖房”成为了他的主要业务,不但要调查驻地村民的购房意愿,还要安排他们进城看房,因为这关乎他所在单位人口进城工作的考核。

报道称,公务员正下沉到街道、村镇等调研居民购房需求,为稳定当地楼市、房地产去库存“添砖加瓦”。

福州一正在建设中的新楼盘。(中新社)

纵观以上种种,虽然都没有提出要求民众买房救市的信息,但背后透露的信号,相信再也明显不过了,毕竟中国楼市在过去一两年来坏消息不断,而且发展似乎停滞不前。

这一切,交织着几个因素,包括以中国最大房地产开发商恒大集团为首,引发的庞大债务危机,以及冠病疫情导致大范围封控、让经济陷入停滞的影响等。

中国国家统计局上个月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5月份,房地产销售指数已连续11个月同比下跌,创中国商品房市场启动以来的最长滑坡纪录。

北京一名工人推着装满纸皮箱的推车,路过一个印有恒大集团的标语。(法新社)

对中国经济略知一二的人都知道,房地产业一直是撬动中国经济的一个巨大和重要的杠杆。

自1988年开始推行商品房改革以来,房地产已成为中国经济不断增长的支柱。据《纽约时报》报道,有这么一说是,如果将建筑和物业管理等相关行业计入的话,估计房地产业约占中国GDP的30%。

此外,经济学家任泽平上月撰文分析指出,房地产业链条长、关联行业多,房地产投资和消费带动一大批上下游行业,包括水泥、钢铁、挖掘机、家电、家具等,也带动金融、物业管理等第三产业。

房地产提供的土地出让金和税收收入,也支持了地方政府推进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税收减免和地价补贴。房地产也是最重要的货币创造媒介之一,推动信用扩张和经济发展。

不仅如此,房地产对于千千万万名中国人来说,承载的意义并不限于其所带来的金钱价值,还包括人与人的情感维系等。举例来说,如果中国年轻人想要结婚,拥有一套房子,是他们组建家庭前的必备条件。

由此可见,楼市与中国经济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换言之,如果楼市低迷不振,中国经济增速肯定也会放缓,更不用说民生发展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如今市道不佳的情况下,官方正在努力燃起普罗大众对购房的兴趣。

除了前文所述的种种措施,今年3月,政府也为备受瞩目的房地产税试点按下“暂停键”,以及中国各银行在上个月降低了抵押贷款利率,降幅是自2019年新利率体系实施以来最大的。

不过,这些激励措施在经济分析师看来,不足以让楼市从寒冬中解冻。

广州一名女子路过一个由恒大集团发展的住宅区。(法新社)

就拿房票政策为例,彭博社引述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分析,上一轮在2015至2018年期间推出的政策,主要由中国央行贷款提供资金,而这次央行不太可能重启同样的融资路径。

野村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则说,这听起来像是个完美计划,但成功率可能很低。他也引用报告指出,没有央行提供资金,地方政府就得自己行动,而地方财政本就紧张,因此资源火力有限。此外,居民也不愿购买开发商可能因资金短缺而烂尾的项目。

陆挺还警告称,由于中国坚持冠病清零政策,复苏之路可能会“非常坎坷”。“在经济增速放缓和不确定性上升之际,中国居民可能不愿承担按揭贷款。”

确实,在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谁不想把更多现金留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但如果楼市在政府推波助澜下依然毫无起色,预料接下来更多人将受到影响,并进一步对经济产生连锁效应。

总的来说,这场楼市调控的成败,已经不只是关乎行业自身,也攸关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明年经济是否能达标的宏观命题。

《经济日报》上周发表评论文章《房地产稳经济作用正在显现》,强调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对上下游相关产业带动效应强,对投资和消费影响大,对经济金融稳定和风险防控具有系统性影响”,足以说明中国面对楼市,注定是输不起了。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