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国务院:严禁擅自阻断或关闭高速公路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2-04-12 11:14

中国国务院应对冠病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前天(10日)发文要求,不得擅自关停高速公路服务区、港口码头、铁路车站和航空机场,或擅自停止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换班。 因出现确诊或密接人员等情况确需关停或停止的,应报经省级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批准后方可实施;关停航空机场涉及跨省航班或国际航班运行的,应按规定报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国务院审批。

根据中国政府网站消息,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迅速启动部省站三级调度、路警联动、区域协调的保通保畅工作机制,加强路网监测调度,及时解决路网阻断堵塞等问题,确保交通主干线畅通。严禁擅自阻断或关闭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航道船闸。不得擅自关停高速公路服务区、港口码头、铁路车站和航空机场,或擅自停止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换班。因出现确诊或密接人员等情况确需关停或停止的,应报经省级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批准后方可实施;关停航空机场涉及跨省航班或国际航班运行的,应按规定报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国务院审批。要提前向社会公布关停信息,关停后要积极采取措施尽快恢复。高速公路服务区关停期间,要继续保留加油等基本公共服务功能。

文件指出,要科学合理设置防疫检查点并及时通报设置情况,高速公路防疫检查点应设在收费站外广场及以外区域,具备条件的地方要配套设置充足的货车专用通道、休息区。严禁在普通公路同一区段同一方向、同一航道设置2个(含)以上防疫检查点;严禁在高速公路主线和服务区设置防疫检查点;严禁擅自在航道船闸设置防疫检查点,确需设置的,应报地市级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批准。

文件还说,不得随意限制货运车辆和司乘人员通行,不得以车籍地、户籍地作为限制通行条件,不得简单以货车司乘人员、船员通信行程卡绿色带*号为由限制车辆船舶的通行、停靠。对于通信行程卡绿色带*号的货车司机,需在车辆到达目的地24小时以前,向目的地收发货单位主动报备车牌号、计划抵达时间以及司乘人员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信息,由收发货单位向属地社区(乡镇)报告,并向货车司机推送当地疫情防控和通行管控措施详细情况;货车行驶至目的地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防疫检查点时,司乘人员体温检测正常且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通行证、健康码、通信行程卡(“两证两码”)符合要求的,要及时放行,可对防疫检查点至目的地实行闭环管理、点对点运输,也可由收发货单位或属地社区(乡镇)派人引导货车至目的地,装卸货后立即返回,并严格落实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如短时间内不离开的,应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要求。

文件指出,疫情严重地区要依托周边物流园区(枢纽场站、快递园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加快设立启用物资中转调运站、接驳点或分拨场地,并及时向社会公告;对需跨省域设立的,相邻省份要给予支持。物资中转站点原则上应设立在较低风险区域,实行闭环管理,做到车辆严消毒、人员不接触、作业不交叉。对进出全域封闭城市内物资中转站点的货车司乘人员,在严格落实闭环管理措施、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情况下,实行通信行程卡“白名单”管理模式,经地市级以上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审核确认后,不记录在相应时段的通信行程信息,返回后能严格落实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的,原则上不需隔离。

涉疫地区(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域)所在省份的省级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应根据本地疫情防控形势和重点物资运输需求,建立健全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制度,交通运输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做到统一格式、全国互认;要畅通办理渠道,明确办理条件、程序、范围、渠道和时效,实行网上即接即办,确保办理便捷。 

封控区内的港口企业应提前安排作业人员进驻港口,实行封闭管理。对来自涉疫地区的内贸船舶,实行非必要不下船、非必要不登轮,推行非接触式作业,确保港口运行正常。对涉疫地区港口码头、铁路车站、航空机场的集疏运货运车辆,各地区要实行场区—公路通行段—目的地全链条的闭环管理和点对点运输,确保港口码头等集疏运畅通。要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铁路、水路运输大宗物资。

要将邮政、快递作为民生重点,切实保障邮政、快递车辆通行;指导电商平台和快递企业提高作业场地精准防控水平;有条件的地区可增设无接触投递设施,防止出现邮件快件积压等情况。
 
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昨天发评论称,冠病病毒要防住,生产生活要保住,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考验着人们的智慧与担当。

评论文章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但生产生活不能画上休止符。市民居家隔离、无法外出,能否解决买菜难、送不到等问题,保证用餐用药需求?进入春耕重要阶段,能否确保种子化肥及时到位,避免“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非中高风险地区的工厂,能否畅通原料采购路和产品销售路,避免影响开工节奏?瓜果蔬菜已经成熟,能否顺利完成运输、销售? 

文章说,供应链条涉及仓储、运输、配送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咬合都十分紧密,都直接影响供应的成果。现实中,有的地方“运输难”,难在路途中,不同地区防疫政策不同且不断变化,一些司机“过得去却回不来”,运力较为紧张;有的地方“买菜难”,难在家门口,由于快递小哥紧缺,大批订单使末端配送承受压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难以打通。由此可见,畅通供应有时是“物”的事,有时是“路”的事,有时是“人”的事,必须分类施策、精准治理。

文章提到一些大型仓库坚持24小时运转,一些生鲜电商及时推出保供套餐等,指出在抗疫关键时期,让来自五湖四海的物资精准满足千家万户的需求,必须动员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各展所长。尤其要发挥市场作用,让更多企业依托配送体系健全、物资渠道丰富优势,想出更多好招实招,为畅通供应贡献力量。

文章还说,纾解保供难点堵点,必须依靠精准政策保驾护航。避免物流供应链成为病毒传播链固然重要,但防疫政策与保供政策必须统筹兼顾,决不能借疫情之名层层加码和一刀切,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此外,在落实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应加强对供应企业的支持,为其“闪转腾挪”提供空间;应加强地区沟通协调,避免因为防疫政策不统一而影响物流、贻误民生。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