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陈婧:春晚的短板困境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2-02-03 07:22

早点

沪声纸述

中国央视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今年依旧在一片吐槽声中落幕。对于长期吐槽春晚的中国观众来说,今年的春晚不仅不好看,还令人感到不适。

过去两天在微博上最招骂的春晚节目,是以抗疫为主题的小品《休息区的故事》。节目旨在讴歌医护工作者的辛劳,但身为医生的丈夫不让护士妻子去支援抗疫的理由,竟是“你是女的……你长得好看,大家都看你了,谁还看病?”不少女医护抗议这说法否定了女性在抗疫中发挥的作用与能力。

另一个含有粤语元素的相声,原本是以北方文化为主导的春晚中一抹亮色,没想到让广东观众大呼反感。这个名为《欢乐方言》的相声以调侃形式教学粤语,但广东网民批评演员“发音不准、令人尴尬”“不是在用粤语搞笑,而是把粤语当笑话”。

这两个骂声最多的节目,过后还被发现都是新瓶装旧酒:《休息区的故事》改自同一演员五年前的小品《危机时刻》,只是把主角职业从警察换成了医护;《欢乐方言》更是几乎原封不动地照搬2008年就表演过的作品。网民炮轰:“这是要我们在除夕夜吃剩饭?”

平心而论,今年的春晚并非一无是处。用高科技将演员融入《富春山居图》的创意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还有以《千里江山图》为背景的舞蹈诗剧《此间青绿》,都因生动呈现诗画之美而获得好评,但它们的反响远不及其他节目“翻车”引发的反弹。

歌曲不再动人、小品不再好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创作空间受限。表演《欢乐方言》的相声演员姜昆,在35年前的春晚上曾创作过脍炙人口的《虎口遐想》,讽刺官僚作风和形式主义。但在“正能量”挂帅的文娱环境下,针砭时弊的作品有如烫手山芋,更别提去年娱乐圈刚经历过一轮大整顿,比起取悦观众,从业者更宁可明哲保身。

近年来春晚舞台越造越精致,使用的科技越来越高级,但就算把舞美做到极致,也难以抵消内容方面的短板缺失。尽管官方统计的收视率屡创新高,但身边看春晚的朋友已经越来越少。如果短板不补,春晚还能存在几年?

面对类似短板困境的不仅是这台文艺晚会,还有中国经济。

上周末出炉的三项经济数据,令中国经济在新年伊始就阴霾罩顶。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从去年12月的50.3跌至50.1,尽管仍处于扩张,但新订单指数进一步萎缩。反映服务业和建筑业景气的非制造业PMI,则从52.7降至51.1,为五个月来最低。

同天公布的财新1月份制造业PMI,则跌至49.1的萎缩区间,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相比更侧重于大型国企的官方PMI,财新PMI更偏重中小企业,最新数据凸显私营经济压力加剧。

为了在领导层换届的政治大年稳住经济增长,中国政府去年底开始加大宽松力度,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建项目,并通过降息促进投资。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看来,投资对拉动增长作用有限,还将加剧中国经济失衡局面。

IMF上周五在年度报告中,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5.7%下调至4.8%,原因是疫情清零政策使私人消费弱于预期,以及房地产风险尚未缓解。IMF中国部负责人海格·伯杰尔(Helge Berger)指出,在拉动GDP方面,消费的表现落后于其他任何一项。

报告指出,中国向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的再平衡进展,自疫情以来急剧倒退,靠投资驱动的经济复苏加剧了经济发展失衡,令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更为困难。为此,IMF建议财政政策应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向消费和服务业再平衡。

在出口已几乎触顶、投资上升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消费对拉动GDP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中国消费近两年复苏乏力的主因也很明确:疫情反复叠加清零政策,令百姓不敢花钱,服务业挣不了钱。

消费短板若不补上,中国经济料将愈发疲弱,对秋季召开的中共二十大无疑是不稳定因素。若要促进消费,就得放松清零政策,这不仅考验中国疫苗的保护力,还可能动摇以清零政策来证明制度优越性的官方论述,同样令决策层骑虎难下。

小到文艺演出,大到国家经济,要补上短板,都得直面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克服更大的阻力。但若放任缺口存在,可能导致更大的溃败。

今年春晚有一个节目,是以去年云南北上的象群为主角。当一群大象出现在舞台上时,网民揶揄:“这下我们看到了‘房间里的大象’。”在艰难的转型面前,找到大象,或许是补上短板的第一步。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