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韩咏红:疫下,谁的作业谁能抄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2-01-07 08:13

北看记

新旧年之交,中国又有一座逾千万人口的大城市,陷入疫下封城之苦。

从去年12月23日至今,古都西安封城已逾两周。荒腔走板以至“魔幻级”的画面在这期间上演,像市民“买菜难”、有人挨饿、少年出门买馒头被殴、产妇因核酸检测问题无法及时入院最终胎儿流产、“一码通”崩溃……

如果和两年前的武汉相比,西安的情况当然是好很多,但也正因为有了前人的诸多经验,西安这回的混乱无序与明显准备不足,就更难以解释,莫怪网上骂声一片。

整体看来,中国的抗疫成绩至今十分出色,在很长的时间里单日新增病例还不到100起,即使是在这波高峰中,单日新增最高也只是12月31日的231例。与美国1月3日新增百万起,法国七天日均10多万起相比,中国的确诊人数简直微不足道。但中国依然采取了最严厉的封控措施,不止是西方国家看来匪夷所思,一些中国民众也颇有微词,除了抱怨官方的防疫手法粗暴简单,也有人认为旷日持久的清零政策,是政府变相地限制了自己出国活动的自由。

然而,在体制内专家眼中,西安疫情俨然十分严峻。流行病学和公卫专家曾光就形容,西安这波疫情是武汉封城后最严重一回,原因是这回肆虐的是比原始毒株更具传播力的德尔塔病毒。曾光也指出,中国有很多早期一发现疫情马上控制的经验,而今西安的情况是早期失控,如何在短期内控制?他“希望西安能够创造一种新的经验”,而且西安的情况可能在更多城市出现。

这番话有为西安政府缓颊的用意,却间接反映了长期执行“清零”之困,早期控制将越来越难。那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有可能放弃“清零”,改走“与病毒共存”的道路?恐怕又非也。

一年多来,中国一直采取“动态清零”,即出现本土病例时立即启动综合措施快速扑灭。一个小区或一座迪士尼乐园一发现病例,立即封控现场、不准任何人离开,对所有人进行强制核酸检测,入境中国的条例也十分严格。在这样天罗地网的保护下,中国成功将境内疫情和死亡人数压得很低很低,民众甚至可以不戴口罩群聚,可谓“外紧内松”。

但这个美好的画面也是权宜性的,因为只要冠病还在世上流传,只要中国恢复疫前的开放水平,病毒就会多方输入,“清零”只是把风险押后。何况,随着世界上更多国家采取“共存”策略对外开放,中国就可能成为“孤岛”,也加剧疫后经济复苏的难度。然而,西安的荒腔走板,凸显了中国各地治理水平的巨大差异,偌大的中国还有多少薄弱环境经不起检验?若采取“共存”、疫情会不会大规模扩散以致出现恐怖的局面?从这个角度看西安的尴尬,也许能看懂中国为何选择独树一帜的“清零”政策,其中的不得已之处。

本周,美国战略咨询公司欧亚集团就把中国的“清零”政策列为2022年世界首要地缘政治风险。该集团主席布雷默在报告中预言,先进工业国的疫情将在今年第一季结束,反之,中国“清零”政策的前期胜利以及中国领导对“清零”的执着,将使中国改变方向也就不可能。布雷默认为,面对更难缠的奥密克戎,中国只好采取更严厉的封控措施,经济将承受更大干扰,政府进行更多干预,民众对官方的“胜利宣传”更不满,直到中国研发出有效的mRNA疫苗与追加剂为止。

布雷默的报告问世不久,马上有中国人撰文反唇相讥,指美国对疫情“躺平”才是今年地缘政治最大风险。

从一来一往的针锋相对看,中美对立才叫世界面临的最大的地缘政治风险。

中西方的讨论各有理据,但也都有些刻薄,因为他们是将抗疫看做中美制度竞赛、不同意识形态阵营叫阵的场域。中西方的政治领导,也都有意无意地借自身的抗疫成果与对手的挫折,宣传自身制度的优越性,论证己方更能保护民众的健康、生命与人权。

然而,一个国家采取什么防疫策略,能执行出什么效果,除了制度外,还受地理、经济与社会,历史文化等条件制约,各有各的难处,不可直接比较。比如,中国的医疗体系不发达,中国人中对病与死亡有很深的恐惧,因此它采取了“清零”策略。同样的,西方文化重视个体权利,美国有一些州还有许多人拒绝打疫苗,官方也无能为力。

对中国而言,怎么让官方的防疫手法更人性化、措施更精确,是一个大问题;而怎么从“清零”政策中退场,则是更大的问题。今年2月有冬奥、秋天有中共二十大期间,都容不得闪失,那么严密的对外防控还要维持多一年吗?中国最高领导人已经有两年没有出国了,这个局面还要持续多久?这场疫情的大考还没有结束,临近终点线尤是决定结局的关键。全程中,各人有各人的作业,他人的做法可以参考,但无法抄,成绩也是自己的。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