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人口老化加剧台北最“老” 学者:台湾未准备好面对超老龄社会


 新闻归类:台海局势 |  更新时间:2022-02-18 09:52
人口老化加剧台北最“老” 学者:台湾未准备好面对超老龄社会

老人福利推动联盟秘书长张淑卿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台湾社会还未建构好亲老环境,为老人提供更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和交通服务,并欠缺对老龄人才运用的整体规划,有必要通过立法,以保障老人居住、交通和就业的权益。

台湾人口老化加剧,最新统计显示约395万人超过65岁,占总人口16.91%。受访民团与学者指出,台湾还未准备好面对超老龄社会,还须加强贫病救济和照顾、加速建构亲老环境,才能确保老有所养,并且老有所用。

据台湾内政部户政司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台湾共有394.9万人超过65岁,占总人口16.91%,去年同期是380.4万人。其中台北市是六都最老,20.2%市民超过65岁,嘉义县则有21.18%迈入超老龄。

根据联合国定义,65岁以上人口若占总人口14%就是老龄社会(aged society),超过20%则是超老龄社会(super-aged society)。

台湾预估到2025年的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20%,提前进入超老龄社会。另外,台湾少子化问题持续恶化,去年出生人数15.38万人创新低,少于死亡人数18.32万,连续第二年“生不如死”,差距也从前年的7907人扩大到近3万人。

老人福利推动联盟(简称老盟)秘书长张淑卿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台湾政策偏重照顾贫病救济的福利概念,但长期照顾服务机构(简称长照机构)资源仍不足。

少子化老龄化速度太快政府立法效率跟不上

她认为,台湾社会也还未建构好亲老环境,为老人提供更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和交通服务,并欠缺对老龄人才运用的整体规划,有必要通过立法,以保障老人居住、交通和就业的权益。

张淑卿说,许多老人还很健康,不应“冷冻”他们的智慧和经验,“在家等着倒垃圾、等着孩子下班”,更应做出全方位规划,“把生活舞台和环境建构好”,引导老人家安排晚年生活,包括当志工、学习新爱好和技能,并延续专业能力,在职场传承经验和做出贡献。

人口研究专家、台湾大学社会学系退休教授薛承泰则指出,台湾少子化、老龄化速度太快,政府的立法效率跟不上,近年来制定和落实社会政策时,也缺乏从台湾情境和人口结构做出通盘考量。

他认为,台湾太依赖外劳照顾长者,尤其八成外籍看护来自印尼,一旦资源丰沛的印尼经济发展起来,人力出口势必减少,台湾就会面对看护短缺的结构问题。

薛承泰建议,台湾长期应通过减税、补助住家打造无障碍措施等政策诱因,鼓励更多子女照顾失能的长辈。

他认为,这可一举多得,包括让长者因子女的陪伴得到安慰,防止失能加速恶化;腾出资源,让短缺的外籍看护专注去照顾没有子女的老人家;也让子女预先学习如何在晚年照顾自己,“这样做不需要额外花钱,也能让下一代看到孝顺的好榜样。”

总的来说,薛承泰认为政府应因应人口结构的变迁来落实政策,才能“把钱花得更有效率”,让更多人获益。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