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韩咏红:以巴冲突对中美两岸问题的警讯


 新闻归类:国际时政 |  更新时间:2023-10-13 08:12

俄乌战争还深陷泥淖,以色列和哈马斯武装组织上周又爆发多年来最激烈血腥的冲突,再次曝露出世界原有秩序的脆弱与危机。

星期六(10月7日)黎明时分,哈马斯从加沙地带发射的几千枚火箭炮,密集射向以色列中部与南部多个目标,一向被以为固若金汤的以色列反导系统 “铁穹”不堪重负破阵,以色列情报系统也颜面尽失,经济重镇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都遭火箭炮击中。

这是自1973年赎罪日战争以来,以色列遭受的最沉重打击,哈马斯对平民的残暴更是刺激各方神经,一些外国人也遇难。此外,有100多人在以色列被哈马斯武装分子强行掳走,绑架回加沙当人质。

如今,随着以色列矢言消灭每个哈马斯成员,切断加沙地带的食品、燃料和水电的供应,并密集轰炸。各方担忧,接下来以色列若出动地面部队攻入加沙,将造成惨烈的人道主义灾难。据联合国统计,加沙地带已有逾30万平民流离失所。

再下一步,西方主流舆论较多人认为,以色列将夺回对加沙的控制,并很可能会进行长期占领,而国际社会将给予以色列广阔空间来针对哈马斯。

但美国《纽约时报》的专栏作者与评论人则警告,哈马斯高调攻击以色列,并公然展示嗜血的屠杀暴行,目的正是诱发以色列做出过激反应,诱导以色列一脚踩进“加沙陷阱”。

此话何解?应该这样说,哈马斯为这次突击进行了长达两年的精心策划,包括制造假象以迷惑以色列,绝非最近才临时起意。不过,相信哈马斯也估算过,这次大规模又残暴的攻击,将让以色列除入侵加沙之外别无选择,进而把以色列拖入漫长的地面战,而且阻断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和解进程。

如果能与以色列长期“抗战”,哈马斯能提高自己在伊斯兰世界的声望,甚至取代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政治地位,成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代表。话说负责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虽说在国际上被视为巴勒斯坦的正式代表,但也被腐败丑闻困扰,而且受到以色列的控制,并没有得到巴勒斯坦民众认可。

哈马斯还能与黎巴嫩真主党进行南北协作,让冲突外溢到更多中东地区。比如真主党能趁机武装夺回他们认为属于本国领土的戈兰高地萨巴阿农场。

再说了,随着未来更多巴勒斯坦平民伤亡的故事与画面传出,目前同情以色列的国际舆论也很可能转向。事实上,即使在当前,西方舆论也不是一面倒完全同情以色列,不少言论既严厉谴责哈马斯的暴行,也同情长期受以色列高压统治、又迟迟不能建国的巴勒斯坦人。当然,哈马斯以“把犹太人赶下大海”为目标,也是导致双方不能和解的根源之一。

再次激化的以巴冲突最值得引起各方警惕的教训,就是共存和妥协的必要性。哈马斯这次突袭的背景是美国总统拜登斡旋以沙建交即将有成之际。上个月底,这两国间还出现了历史上首次以色列部长率团访问沙特的一幕。这个和平景象,在巴勒斯坦方面看来,那是背叛的象征。

这些年来,由于和谈的困难,美国和以色列都在搁置以巴问题。以色列内部产生一种幻觉,以为只要利用持续高压管控再配合拖延战术,就能让巴勒斯坦问题在全球议题中消失,以色列可以高枕无忧与阿拉伯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塑造一个“新中东”。

它显然是低估了巴勒斯坦反抗力量与建国意志的顽强。10月7日划过天际的火箭炮就昭告世界,若巴勒斯坦受联合国认可的建国需求不被正视,只是扶植没有实权的自治政府,中东地区不会有长期持久和平。当然,一些阿拉伯国家支持巴勒斯坦未必出于正义感,而只是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盘算,如伊朗、叙利亚,但他们的角色也不能不考虑在内。

美国在特朗普政府时代采取更亲以色列的立场,将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近期也引起了批评。中东的最新现状,凸显美国的精力与资源不足以同时处理好俄乌战争、中东和亚洲的问题,日渐纷乱的世界尤其迫切需要中美这两个大国和谐共处与合作。

但中美关系的现实让人悲观,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进程也才刚开始,除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还不具备强大动力与条件去维护正义。从中东现状想到两岸问题,启示是压迫与威慑绝不会是持久和平之道,和解须彼此都有诚意沟通与让步,和平永远值得给予机会,一旦战事爆发,受苦最大的永远都是平民。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