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香港特稿:当普通话日渐普通化 港味流失重寻自身定位


 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  更新时间:2024-03-17 07:22
香港特稿:当普通话日渐普通化 港味流失重寻自身定位

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后,在百年间慢慢形成中西合璧的香港文化。自香港回归这20多年以来,无论是在社会文化、生活习惯,还是政治体制等方面,都越来越大陆化。有学者警示本来是深度嵌入区域、嵌入国际的香港正“快速孤岛化”,但也有专家认为,最重要的是香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和机遇。

维多利亚海港是香港著名的地标,位于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港阔水深,被称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在尖沙咀一边沿着维港海滨长廊漫步,对岸港岛区美丽的城市天际线,还有在维港穿梭行驶的船舶,构成了一幅吸引眼球的画面。

不过,经常在尖沙咀海边散步的港人会发现,维港周边环境出现了一些微妙变化,以前对岸标志性的高楼大厦经常展示很多跨国企业的广告,近些年大部分换成中国企业广告。乍看之下,景观和中国大陆城市没有太大的分别。前几个月,甚至有大陆网民调侃,提议将名字富有殖民地色彩的维港,改名为延安港,在网络上引发了一阵热烈的讨论。

维港两岸高楼大厦以往经常展示的跨国企业广告,近些年很多换成了中国企业广告。(中新社)

香港19世纪中叶成为英国殖民地之后,西方文化开始传入香港。之后的百多年间,中西文化在香港不断发展和互相影响,慢慢形成了中西合璧、独特的香港文化。维港改名的小风波虽然只是网上炒作,作为一些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过也间接印证了,在不少人眼中,香港有逐渐中国大陆化的倾向。

香港政府统计处的数据显示,在1997年底至2021年底期间,约有112万名中国大陆居民持单程证移居香港,这还不包括累计20多万获批赴港的大陆专才。

2019年爆发反修例运动后,香港出现了数波移民潮,数以10万计的港人先后移居海外。为此,港府宣布一系列“抢人才”计划,吸引大陆人才移民香港,以填补香港人口缺口。截至今年2月底,其中一项移民计划“高才通”的近5万9000起获批申请当中,约4万4000人已抵达香港生活或工作。

更多港新移民有大陆背景

这一边厢,大批香港人离开香港;另一边厢,许多大陆民众赴港定居。此消彼长下,近年香港人口结构变化加速且明显。在目前750万人口的香港,具有大陆背景的新移民比率越来越高;再加上过去几年香港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香港社会的生活、语言等正慢慢和大陆接轨。

当中最明显的是餐饮行业。现在走在香港街头,不难发现中国大陆连锁餐饮餐厅林立。太二酸菜鱼、农耕记湖南土菜、西塔老太太烤肉、探鱼等餐饮品牌纷纷在疫后逆流进驻香港插旗。旺角区更是主要“战场”,单单一条街上就出现多家大陆茶饮连锁店,而且往往大排长龙,反映大陆的餐饮文化已在香港社会落地生根。

冠病疫情后,港人热衷北上消费,不少大陆品牌也乘势到香港开分店。图为位于九龙佐敦一座大厦内的湖南菜馆农耕记餐馆。(中通社)

早前,一名小红书用户就发布影片,指旺角一街之隔便有两家大陆茶饮店,分别是茶救星球及茉酸奶,直言香港越来越像大陆深圳,导致他去香港的动力也越来越小。贴文一发出,随即引起网民激烈讨论,不少人赞成有关看法,感叹“香港如今变得如此无趣”“没有自己特色,如何吸引人”“区别就在价格”。

事实上,香港饮食消费习惯随着大陆新移民增加慢慢改变,只是香港大陆化的一部分。由于“新香港人”愈来愈多,香港一些公共设施、政府服务部门和企业近些年都增设了简体字以及使用大陆的语言。同时,香港人平常生活中说普通话也日趋普遍。

香港资深投资人邵志尧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香港金融业界人士平时用普通话交流已经是家常便饭。”近年大批大陆人才涌到香港从事金融行业,普通话已成为业界交流的主要语言之一。

逾1430陆企在港上市 市值占港股八成

资料显示,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大陆企业,自此中资企业在香港不断拓展,规模与日俱增。去年是H股来港上市30周年,截至去年7月底,已有超过1430家大陆企业在香港上市,占香港上市公司总数55%;中资股市值及成交额均占香港股市约八成。

截至去年7月底,已有超过1430家大陆企业在香港上市,占香港上市公司总数55%;中资股市值及成交额均占香港股市约八成。(中通社)

邵志尧在香港九七回归之后就从事金融行业,亲眼目睹了这项变化。他指出,以前在香港集资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外资大行如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近年则是国泰君安和中金等中资大行。时至今日,中资企业在香港已达到不可取替的地位。

邵志尧说,中西方金融业界文化不同,西方注重程序,中资则较看重人际关系。香港具有大陆背景的金融业人士越来越多,整个行业也逐渐走向大陆化。例如香港人以前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习惯“先知识收费”,即一开始商谈就要收取顾问费。但中国大陆公司喜欢“后知识收费”,项目成功了才缴付顾问费。

但他强调,这并不是说大陆文化不好,凡事有利有弊,香港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然后找寻机遇。

除了金融界,香港高等教育界具有大陆背景的教员近年也越来越多。香港《明报》去年3月13日报道,该报向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查询八所公立大学教员的国籍资料,获提供八大教员的国籍或原居地数字,发现大陆教员人数持续上升,由2017/18学年的1175人,增至2021/22学年的1592人,同期本地教员由2003人减少至1722人,其他国籍的教员人数没有明显变动。按比率计,大陆学者在整体教员的占比由24.4%升至32%,香港本地学者则由41.5% 跌至34.6% 。

报道引述多名学者分析,香港不少本地学者近年因政治和社会环境移民,而具“海归”背景的大陆学者,普遍学术能力及刊登论文表现出众,且本身人数多,成为有力的替代队伍。但有大陆学者承认,不少大陆及“海归”学者仅将香港视为工作的地方,较少研究本地社会,如果香港学者持续流失,可能会影响有关香港的研究发展。

学者:香港正“快速孤岛化”

香港在1997年回归后实施“一国两制”,但民心未回归,政治动荡不已,2019年更出现史无前例的反修例风波。2020年,北京落实《香港国安法》,并通过“完善选举制度”,重塑香港的政治架构和治港势力。

在以前,许多港人对批评政府、讽刺时政等习以为常,并视之为港人享有言论自由、表达自由的基本权利,但在新的政治制度下,不少人认为香港已“改头换面”,处处有红线,香港的政治正在走向“一国”化。

随着香港由乱及治的稳定局面已经形成,近期社会对香港的大陆化现象有不少讨论。

身兼香港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的政治学者郑永年,早前曾经公开警示,本来是深度嵌入区域、嵌入国际的香港正“快速孤岛化”,存在不少的隐忧:对外,西方国家已将香港视为大陆城市;对内,大湾区城市坐视香港“孤岛化”,其他省市更“内卷”。他提醒,无论是大陆政府还是香港政府,都应该用好香港制度及金融中心。

与国际金融中心距离逐拉大

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专上学院讲师陈伟强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也指出,早些年,在尖沙咀便利店很容易可以买到欧美英文报纸如《金融时报》,但近年他留意到只有天星码头附近的一家报摊档才有售卖,反映香港的欧美人士越来越少,香港与国际金融中心的距离正逐渐拉大。

近年香港人口结构变化加速且明显。在目前750万人口的香港,具有大陆背景的新移民比率越来越高。图为香港铜锣湾一带人头涌涌。(中新社)

2012年,香港与大陆民间矛盾深化,社会抗议活动经常出现港英时代的香港旗帜及盾徽。时任港区全国政协刘梦熊不时发声,批评香港有人策划“去中国化”。刘梦熊十多年后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则说,近年香港出现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大陆化。最明显的例子是2022年8月,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问台湾,香港政府和高官在深夜开始先后发声明,抗议佩洛西访台。

刘梦熊指出,外交大权掌握在北京手中,中国大陆30多个自治区首长、省长、直辖市市长当时都没有出声,《基本法》也规定香港有高度自治,列明香港有独立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司法权,而外交事务则由中央处理。港府官员就佩洛西访台发表声明,违反了《基本法》规定,反映香港在开倒车,比大陆还大陆化。

他认为,香港和西方关系紧密,也是中国大陆对外的窗口,港府官方的做法与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初衷背道而驰,这样做对香港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吸引外资完全不利。

但陈伟强认为,香港2019年发生的反修例风波,揭示外国势力严重渗透香港政治和民间,北京过去几年大力重塑香港,导致香港在某些领域出现大陆化,这无可厚非。他说,大陆文化有好的一面,香港跟随学习并无问题,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大陆化,而是一些做法过犹不及,“好像之前流传有学校图书馆把鲁迅的作品下架,做法比大陆还极端,这是不可取的”。

陈伟强也说,香港在政治方面出现大陆化也不是一面倒的弊病,而是有其好处。一是政府的行政效率明显比以前提高;二是官员更加接地气。

他说,香港回归初期,一些高官被批整天坐在空调房间里做决策,不熟悉民生和离地。但过去几年,香港中联办官员每到重要节日都落区探访基层。“这种做法近年逐渐影响港府官员,他们也开始到地区做调研和基层接触,这是大陆化好的一面。”

在陈伟强看来,由于历史的原因,香港和大陆在具体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价值认同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两种文化的互动可以是良性的,有助促进双方进步,并不一定相互排斥。

他举例说,近年香港餐厅学习大陆用手机点餐,这种做法环保。大批港人回大湾区消费,也促使大陆城市恢复使用纸钞,反映香港文化对大陆同样有影响。他相信香港仍有自己的特色,港人应该对自己有信心。

展望未来,刘梦熊和陈伟强两人都同意香港一定要保持“一国两制”的特色。刘梦熊指出,官方必须回归《基本法》,在“一国两制”下重拾法治、自由和民主的基石,才可令香港重回正轨,重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陈伟强也认为,香港是中国唯一实行普通法系的地区,这是大陆和澳门都没有的。普通法正是香港最独特的优势,许多外国人到香港或者大陆做生意,最担心法治不健全,“香港的普通法和西方法律接轨,令他们有信心到中国投资,所以香港保持自己的特色,对中国来说也是有益的。”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