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森:亚细安以和为贵
亚细安共同体即将在12月31日迎来她的周岁生日,如果要用“年度一字”来回顾共同体建成元年,我的选择是:“和”。2016年全球经济亮点缺乏,极端宗教恐袭阴霾挥之不去,第一世界国家的民粹主义兴起,导致政治“黑天鹅”事件频频。在此充满挑战的政经局势下,亚细安各国领袖仍然可以运用“以和为贵”的东方文化智慧,秉持对内团结,对外和平的原则,难能可贵。
亚细安总人口约6.3亿,2015年国民生产总值(GDP)达到了2.43万亿美元,是继欧盟、美国、中国、日本之后的第五大经济体。但在亚细安内部,宗教信仰泾渭分明:伊斯兰人口2.4亿,佛教人口1.4亿,基督教及其他宗教1.3亿;治国政体云泥之别:民主选举、军人执政、社会主义专政。因此亚细安对内的“和”,就表现在文化的多元性以及世俗价值的包容性。
今年,新加坡南北两面的伊斯兰人口大国——印度尼西亚及马来西亚,都爆发了大型的街头民众示威行动。在马国吉隆坡是净选盟5.0及红衫军集会,在印尼雅加达则是保守派穆斯林针对华裔首长钟万学“侮辱伊斯兰”的20万人示威。尽管两者所透露出的文化与宗教摩擦值得本区域警醒,但庆幸的是这两个活动都大致以和平的方式结束。亚细安另一人口大国——泰国,作为国民团结的象征,泰王蒲眉蓬在今年10月逝世,也一度令人担忧它是否可以和平过渡。如今随着新王在本月登基,军人政府也承诺继续推动民选进程,泰国同样“以和为贵”。
这几例发生在本区域的代表性事件,很好地体现亚细安各国内部虽然存在宗教与文化的原则性差异,但在吸取了过往东南亚历史中种族冲突甚至战争的教训后,从政治领袖到基层人民都深知只有国民团结与国家稳定,才能带来本国及区域的经济增长及人民安居乐业。今年9月在老挝万象举行的亚细安峰会上,10个成员国领袖也确立了加强亚细安内部团结合作,并推动共同体在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全方位建设的方向。
在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团结的亚细安共同体,也必须以和平共处的积极姿态,与区域外其他国家合作共存。2016年的亚太区域,随着中国的强势崛起及美国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洲”,南中国海主权纠纷成为各方焦点,处于两个“10+1”交集之中的亚细安各国,选边站只会“顺得哥来失嫂意”,但也必须有符合亚细安整体核心利益的立场表态。这是因为从亚细安建立之初,就已经确立了任何从整体利益出发所做的任何决定,都必须经过所有成员国的集体协商以及全体同意的原则。
“解铃还须系铃人”,随着菲律宾新一任总统杜特尔特对中国的正式访问及近日宣布搁置相关仲裁案,南中国海课题中的亚细安一方重新表现出克制及理性的和平姿态,也符合我国作为“亚细安-中国”关系协调国对于相关局势降温的期许。
由亚细安倡议的《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从1987年起开放给域外国家签约,至今已经涵盖了中国、美国、日本、印度、欧盟等35个国家及国际组织。这一条约也是亚细安10国致力维护本区域安全与和平的信心象征。
在“亚细安-中国10+1”体系中,新加坡与中国“兄弟亲同手足”(中领导人语)的友好关系,也在2016年受到了考验。但无论是政府高层的频繁互访,商界的经贸合作,以及民间的交流联系,所体现出的两国关系,始终在和平与团结的正能量轨道上。毕竟再亲密的兄弟也会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君子和而不同”也是东方政治智慧的写照。最近在报业控股所举办的民意对话会中,我国外交部高级政务部长杨莉明在回答我的提问时就自信地指出,如果把新中友好关系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这棵大树“根深蒂固,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