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中国特稿:深圳越过广州?(2)


 新闻归类:国际军事 |  更新时间:2018-02-11 09:39

广州正大力推动IAB计划

作为区域综合性工业制造中心,近20年来,电子产品制造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工一直是广州规模最大的三大支柱产业,不过,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广州近年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目前,广州正在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被称作“IAB”)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高端现代产业体系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根据《广州市加快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到2022年,全市IAB产业规模年均增长15%以上,总规模超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分别超7000亿元、1200亿元、1800亿元。

广州推动的这一“IAB计划”,被认为可帮助广州形成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在科技产业创新领域追赶深圳。其中,投资额超600亿元的富士康10.5代显示屏全生态产业园项目,去年3月宣布落户广州增城区,这也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单笔投资额最大的先进制造业项目。

从第三产业的比重来看,广州去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015.29亿元和15254.37亿元,分别增长4.7%和8.2%,其中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79.3%。

再看深圳的数据,深圳去年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9266.83亿元和13153.02亿元,分别增长8.8%和8.8%,其中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58.6%。

第三产业的发展代表了经济发展水平,在一线城市中,北京的第三产业占比最高,高达80.6%,上海为69.0%,广州排行第二。

深圳经济总量体现更大经济效益

不过,总量优势并不等于结构优势,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表示,同样是第三产业,除了看总量,也要看结构;广州是传统经济包括传统服务业的代表,在第三产业中,酒店、餐饮、零售等行业所占比重较高,而深圳是现代服务业的代表,科技研发、法律、文化创意、金融服务代表的是新经济背景下的现代服务业,产值不一定很高,但对产业的撬动作用大。

林江指出,在新经济环境下,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现代服务业产生效益更为明显,深圳以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这让深圳的经济总量中体现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在这一方面明显比广州高一筹。

深圳放眼中国乃至亚洲最先进创新中心

从边陲渔村,到中国经济总量第三大城市,深圳在30余年的发展与积累中,逐渐形成四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现代物流与金融业。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

在1991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仅22.9亿元(人民币,下同),2015年实现产值1万7296.9亿元。根据该市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要达到2.5万亿元。

此外,深圳近年先后出台实施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及配套政策,并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新兴产业对于全市的经济支撑作用也在持续增强。去年,深圳全市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9183.55亿元,增长13.6%,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40.9%。

这些数据都显示出这座城市的发展后劲。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网站刊载文章称,随着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土地面积减少、要素成本上升等,深圳市政府采取多重措施,保持了实体经济的竞争力,目前为中国成长潜力最强劲的城市之一。

文中也指出,深圳不仅有深交所,其自身的高科技产业也十分发达,包括华为、中兴等通讯企业、大疆无人机、华大基因、华为、富士康、蓝思科技、科大讯飞、比亚迪等企业,扛起了深圳科研创新的大旗。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19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