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炅“火”了,快乐家族“翻车”了
最近一段时间,“快乐家族”不怎么快乐。
先是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曝光何炅收受粉丝应援礼品,随后又有网友爆出“快乐家族”其他几名成员杜海涛、吴昕都在二手平台出售粉丝馈赠的礼品。
随着事件发酵,应援礼背后被爆出一条灰色产业链条。
“快乐家族”面对舆论压力逐步升级。
甚至有网友提出,希望“快本”永久停播。
“自爆”的何老师
何炅不会想到,一年前录制的综艺节目,自己的一句话会让一年后的团队陷入多么大的危机。
2019年,何炅录制一档名为《口红王子》的综艺节目,在花絮中提到,“很多粉丝送的礼物,因为贴上了明星后援团的不干胶难以撕下,只能自己用。”
图/视频截图
正是这一句话,应援礼的冰山一角浮出水面。
有网友将近年来登上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中的明星进行了盘点,各家粉丝在综艺节目录制期间,向“快乐家族”几位主持人赠送的应援礼,其中不乏奢侈品牌。
有爱马仕的领带香水,有普拉达的保温杯,万宝龙钢笔,甚至还有重达50g的金条。
网友梳理表示,几年间,“快乐家族”收受礼物价值高达百万,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这些礼物被退回。
对此,何炅在社交媒体中发文澄清,何炅表示:自己在节目中所说本意为引导不要浪费,如今变成了不好的引导,自己感到抱歉。
随后,湖南卫视发声明对“主持人收粉丝礼物”一事回应称,正在调查有关情况,如查实有不当收受礼物行为的,将严肃处理。
中国新闻周刊通过查询发现,吴昕、杜海涛等人已经下架了自己二手平台中的已售商品。
背后的灰色产业链
虽然多方出面道歉,澄清,网友们显然并不想就此结束。
有粉丝称《快乐大本营》的应援食物需要通过“快乐粉丝会”在指定店铺购买。据“快乐粉丝会”转发的明星后援会应援案例,一套下午茶应援价格为8500元,但粉丝核查发现其在外卖平台上实际售卖价格为2895元。
虚高近三倍的价格,很容易让人产生更多怀疑。天眼查数据显示,“快乐粉丝会”所属企业疑似和湖南广播电视台有关联。
随后,快乐粉丝会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予以否认,并表示对造谣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此前,《快乐大本营》开展了一个“快乐脸盆计划”,让志愿者们去学校给孩子们送脸盆、香皂等基本卫生用品。网友爆料,这个公益券都是明码标价找粉丝后援会要的,并且发出了价格表。通过网友发布的价目表得知,50份脸盆计划总价7050元,单价为141元。但《快乐大本营》曾发布的官方价格为81元,这其中的差价又引发了讨论。
与《快乐大本营》一道被曝光的还有湖南卫视的跨年晚会,场外用地全部被外包给广告公司,再租给粉丝用来场外应援。
其中根据位置不同,占地面积不同,可摆放的花篮、易拉宝展板大小不同,日租金的价格由1.2万元至19万元不等。
当应援灰色产业链条逐渐浮出水面,不断有粉丝后援会出面发出各种证据,来阐述自己“为爱发电”,结果被“割了韭菜”的事实。
事件发酵至此,仿佛已不再单纯是主持人收应援礼的问题了。食物应援、合作商家、快乐粉丝会等涉及了更多复杂的利益关系,这其中到底是谁在“受益”尚是未知。
“收礼”还是“索礼”
过去两年间,小秦作为某偶像艺人应援团的一员,参与过多次送礼的事。
她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自己并不知道这个风气缘起何处,自己加入这个群体,便已经存在了。而收礼的综艺节目也不仅仅是《快乐大本营》一家,这已经成为行业的潜规则。
一般情况下,普通散粉难以直接与剧组、卫视、视频平台对接,参与发布会、庆功宴、开机仪式等活动,这就要求应援团能与相关项目负责人密切联系,在小秦看来,联系的基础便是送礼。
众所周知,综艺节目的录制时间往往要远远早于播出时间,而馈赠礼物则是分为不同步骤和周期。
小秦归纳为宣发、录制、播出三个时间节点,根据自家爱豆在综艺中的身份设置不同,礼物规格也不相同。
“作为常驻嘉宾和作为飞行助场,是不同的。”如果仅仅是一次录制,那么相对简单,应援团的负责人会从经纪公司方了解到艺人将要登上的节目,从而着手准备应援礼。
这其中包括每次录制过程中工作人员、嘉宾的餐食,以及从主持人到后期制作团队的各种小礼物,甚至有的还要手写感谢信以示真诚。
而如果作为常驻嘉宾,应援团将会介入全部宣传活动,包括线下的路演和线上的宣传,这一部分花费就水涨船高,打点的人也要更多一些,甚至包括媒体朋友。
应援团中有专人负责向粉丝收取应援费,小秦的团体以每次每人500元的金额收取。“会长曾说多退少补,每次也会将明细发到群中让大家确认。”
小秦印象深刻的是,去年某卫视某综艺录制期间,应援团负责人在群中发布了一份清单,清单里明确写出了要XX牌子的咖啡,XX品牌的蛋糕以及XX品牌的饮用水。
应援团负责人告诉成员,这是综艺节目制作团队要求的。
“一瓶水就要30元。”
这份清单让群中的很多粉丝不满,但很快又平息了下来。
大家知道,如果不满足这个要求,自家爱豆可能会在综艺节目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在游戏中被刁难,在后期剪辑中被拼接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所以大家接受了这样的要求,小秦记得,那次应援活动,自己交了800元,比以往要多。
“我听说,有些明星的应援团的负责人还能通过应援费挣钱,通过和渠道商沟通,拿到返点回扣,每一次应援活动都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
“但我们团不会,大家年龄都差不多,互相之间关系也不错,每一笔支出都写得明明白白的。”
早在2018年,演员朱一龙粉丝集资应援的事情就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网友也正是从那时意识到粉丝集资力量的强大。
当时适逢朱一龙要参加《快本》的录制,于是粉丝后援会牵头集资,一个小时便募得50多万的金额,好在朱一龙团队及时发现并将集资金额全数退还。
但事实上,如朱一龙团队这样做的,并不占大多数,大部分经纪团队选择了默许。
在小秦看来,大部分综艺节目的团队,对于应援礼的事情,同样早就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阿呆曾在一家综艺节目制作工作公司工作,旗下有几个爆款网综产品。
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己的工作期间,见过粉丝的应援礼,但没有网上爆出来如《快本》这么惊人。
“大部分都是一些小礼物和小零食。有一些高价值的礼物,基本上都是应援团委托节目组转交给艺人的。”阿呆说自己和同事们一般是将这些礼物转交给艺人团队,让其处理。
“但也存在艺人团队不收,让我们自行处理的情况。”至于那些礼品最终去了哪里,阿呆表示不清楚。
“作为综艺节目制作方,我们从来没有向粉丝团体索要过礼物,一款综艺节目的制作方向更不会因粉丝送礼而改变。综艺节目中的很多段落设计,都是在前期合同谈判时便和艺人沟通好的,有法律效应的合同在前,怎么会因为礼物而改变最初的设计?”
“至少我们的节目,不会如此。”阿呆说。
变了味的应援文化
随着瓜不断变大,吃瓜群众在目瞪口呆之余不仅疑惑,可以理解追星的狂热,但给自己爱豆送礼还不够,为什么还要给综艺节目主持人送礼?
应援,这是个粉圈词语,在百度百科中给出了定义。
应援活动起源于日本的一种以明星为载体举办的活动的一种互动行为,就是通过现场发光物(荧光棒、灯牌等)、配合演出、统一服装应援物或者场外捐钱捐物等方式支持偶像,是明星或团体的实力的一种体现。
应援文化传进我国后,大有赶超日韩之势。
给偶像买媒体广告,买户外灯牌,甚至花钱买豪车,这些都出现过。
某艺人在18岁生日时,粉丝甚至雇用五架飞机在美国好莱坞山上空用气体喷射字体,写下他的名字以送上祝福,而这仅仅是那次应援活动的一个部分而已。
即便是当饭圈文化大举入侵常人生活引发反感和争议,也并没有让粉丝们的热情熄灭。
在导演王涛看来,综艺节目的热播,是让应援文化发生改变的一个重要背景。
“我们的偶像和日韩的区别很大,最初还是通过才艺依托,应援的主战场在演唱会现场或是电影院,当综艺节目兴起,给了明星偶像一个重要曝光的平台,无需更多才艺便可以实现高流量,高曝光,也成为了各家娱乐经纪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
在流量时代,算法类似于以往的收视率、点击量,它通常决定谁家爱豆能顺利出道,甚至也决定广告商得开出什么价。当目前对于偶像明星还没有一套准确可行的合理规则时,算法就几乎主宰一切,也衍生出许多畸形的饭圈文化,比如应援送礼,买热搜、曝光率等。
王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果将综艺节目当做一个平台来看,那么不同综艺节目的质量、成色、影响力也不尽相同,自家的爱豆如果能登上影响力大、传播度高的综艺节目,那必然让粉丝有更高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刘语童是某青年相声艺人的粉丝,她所在的应援团,每次在自家偶像上综艺节目之前都会向粉丝筹集款项。“上不封顶,但一分钱不花,就会被我们群里的姐妹嘲讽。”
“我们群里曾有个妹妹,每次都不掏钱,最后被团长踢出了群。”刘语童说。
最初,粉丝向综艺节目团队赠送礼物,画风还很正常,送几杯咖啡、点几份外卖,送几包零食,在经济允许的能力范围之内送一些小礼物,既能展现偶像的人气,又能博得工作人员的好感。
但随着综艺节目的影响力增加,礼物逐渐升级,甚至在行业内呈现了攀比的势头。
张莉莉在一家娱乐文化公司负责粉丝运营,旗下有几个签约艺人,日常中多与粉丝团体的负责人沟通联系,日常中,张莉莉会将一部分艺人的活动、宣传方向告诉粉丝团体的负责人。这两年粉丝的要求越来越多,经常会对艺人的工作、宣传甚至是发展规划提出看法。
其中就包括应援礼,“人家粉丝都送这个,送那个,我们不送,我们的艺人就会被忽视,最终镜头就少。”看到粉丝提出的要求,张莉莉总是感到很棘手。
“要知道,从公司角度上来说,每一笔开销都是有明确规范的账目的,总不能粉丝提出送多贵的东西,我们就去执行。所以很多时候都是粉丝自发的行为。”
在刘语童看来,如果礼物送得少,场面上冷冷清清,那丢的就不只是偶像的排面,还有粉丝的脸面。为此,粉丝会不惜血本,一掷千金,也要营造出自家偶像更有人气、更加优秀的气势来。
当应援变成攀比,变味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谈起这次“快乐家族”面对的风波,刘语童显得很平静。
“你认为他们收的礼很重,但是他们都是土豪,一年赚的钱很多,根本不在乎这一点小礼,也不缺那个奢侈品,但是我们送了,就是我们粉丝的一片心,他们会记住的。”
绝大部分追星人的理由都是希望在过程中寻找自身的精神慰藉,在偶像的榜样作用下,成为更好的自己。
但粉丝不知道的是,在这流量为王的价值观中,自己也变为了商品的一部分。
遗憾的是,即便了解资本的嗜血和割韭菜的手段,下一次换个方式,换一件马甲,这批人可能还会义无反顾地跳进坑里。
(应受访者要求,小秦、阿呆、刘语童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