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于泽远:中国官媒再谈“颜色革命”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3-05-31 07:21

5月中旬以来,与中俄交好的欧洲国家塞尔维亚政局发生动荡,数千人走上首都贝尔格莱德街头示威,矛头指向总统武契奇领导的政府。武契奇5月27日辞去执政党主席职务,并公开指责有外国试图在塞尔维亚搞“颜色革命”。

塞尔维亚局势引起中国舆论关注。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微信公号“浙江宣传”5月23日发表题为“瞪大双眼看清‘颜色革命’”的文章,详细解析美国等西方国家策动“颜色革命”的套路和手法,以及中国应该如何防范。

文章指出,“颜色革命”通过组织游行示威等非暴力方式,达到损害他国正常社会秩序乃至颠覆政权的目的,兵不血刃就把事情给办了,给目标国带来的震撼、打击甚至比一般武装冲突有过之而无不及。

文章称,正因为“颜色革命”相比于发动战争等军事干涉,具有成本低、代价小、效果好的特点,冷战结束以来,美西方尤其热衷输出“美式价值观”,炮制“颜色革命”。与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各耗费数万亿美元相比,策动“颜色革命”性价比极高。2004年美国在乌克兰仅用6500万美元就掀起了“橙色革命”,直接推翻了民主选举结果。美国还曾花10多年时间,培养了一大批以阿拉伯文为母语的网络写手,发起“推特起义”,用键盘敲出2011年前后的“阿拉伯之春”。

文章承认,不论是经济、金融领域,还是政治、军事领域,或是文化、舆论领域,当前美西方仍然掌握着强势话语权。别看他们国内党派之间每天争吵不休,但在对外“搞事”上认识高度一致,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要进入西方的“瞄准镜”,轻则引发骚乱,重则政权更迭。

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之所以“被盯上”,与国内问题重重不无相关,社会结构中的裂缝,如社会、人口或经济问题,为西方策动“颜色革命”提供温床。比如,有的国家经济领域出了问题,经济发展持续低迷,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过大甚至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有的国家政治领域出了问题,政治制度失灵,官员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现象较为严重,民众对执政党满意度和信任度持续走低,政权丧失人心;有的国家思想文化领域出了问题,民众价值观混乱,极端思潮横行,错误舆论泛滥成灾,社会严重撕裂;有的国家民族宗教问题错综复杂,矛盾不断激化。

这些“硬伤”如果久治不愈,“颜色革命”就会不请自来。“颜色革命”策动者从培植“有用的傻瓜”和容易煽动的人群入手,通过加工故事在裂缝中植入扭曲的真相,不断渲染民意、煽动民愤、蛊惑民心、挑动民粹,再静待机会找到一两个全民情绪爆点,踢出“临门一脚”,最终实现对目标国政权的绝杀。

文章认为,对于中国来说,“颜色革命”从来都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现实。改革开放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在同中国开展交流合作的同时,从来没有放弃过“改造”甚至颠覆中国。“颜色革命”历来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双方实力差越大,阴谋就越容易得逞。要确保中国的城池固若金汤,就要排除万难,一心一意做好发展的文章。

文章坦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关键在于能否正视、妥善解决。特别是当群众有些不满和抱怨时,非但不能简单粗暴地处理甚至把锅都甩给所谓“外部势力”,反而要及时调查研究、回应诉求,想方设法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只有广大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国家才能做到“铁板一块”,实现长治久安。

文章还指出,“颜色革命”往往会从青年群体下手。对青年群体的思想困扰、生活困境重视不够、纾解不及时,错误性思潮、蛊惑性言论就会乘虚而入。面对90、00、10后互联网原住民,中共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板着面孔训人”,而要有共情力和同理心,耐心把道路和目标讲清、把困难和机遇说透、把心气和情绪理顺,让青年人认清一切“颜色革命”的本质。

人民日报社下属的“人民论坛”5月15日也发表文章,指美国是策动“颜色革命”的最大幕后黑手。数十年来,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至少推翻或试图推翻超过50个他国合法政府。

文章称,“颜色革命”是美国构建“世界新秩序”的关键手段。美国策动“颜色革命”的主要对象,是那些不肯听从西方号令的发展中国家。尤其近几十年来,随着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经济金融化趋势的强化,美国在对外战略上更加热衷于在非西方国家制造“可控混乱”。

实际上,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垮台后,中国官方高度警惕外部势力在中国策动类似的“颜色革命”。随着中美博弈日趋激烈,中国官方更加注重维护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强化网络舆论掌控,力争排除任何“颜色革命”的可能性。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