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戴庆成:陆港器官移植合作引发争议


 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  更新时间:2023-05-16 08:12

近些年来,陆港融合渐渐成了香港的政治主旋律,特区政府每隔一段日子就会公布融入国家发展,尤其是大湾区的新政策。最近一个例子,便是港府正研究与中国大陆设立恒常的器官移植互助机制。

香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上周出席一个公开活动时透露,医院管理局这个星期将率领医护团队到大陆访问,协助拟定两地器官互助机制安排。据他说,大陆器官捐赠的资料管理系统非常先进,官方希望此行程可以加强香港专家对大陆器官捐赠、分配、共享和移植方面发展的认识。

现代医学越来越发达,但对某些器官衰竭的病人来说,器官移植仍然是延续生命的重要希望。目前香港的人体器官移植服务主要是由医管局提供,局方将有需要进行移植的病人列入轮候名册内,一经成功配对,捐赠者捐出的器官就会移植到最有需要的病人身上。

可惜过去多年香港器官捐赠的比率一直处于低位水平,每年有数以千计的病人苦苦等候各类器官移植。但遗体器官捐赠者寥寥可数,不少病人未等到移植已经去世。

去年,一名患有罕见“扩张性心肌病”的香港女婴出现心衰竭,紧急需要心脏移植延续生命。虽然该名女婴已获安排于香港人体器官轮候册等候心脏移植,但一直未有合适的捐赠者出现,生命一度危在旦夕。特区政府于是向中央政府寻求协助。

到了去年12月下半旬,大陆一名脑死的幼儿患者捐献心脏。大陆政府经相关系统在大陆多轮自动匹配,确认该心脏在大陆没有合适的受赠者后,决定将这颗适合香港女婴的心脏在短短三小时内急速跨境运抵香港,最后成功完成了两地之间首次心脏移植手术。

此次成功“换心”,除了示范陆港之间无缝对接的通力合作,也为建立香港与大陆跨境捐赠器官的渠道打开了一扇门。港府自此一直跟进,希望借这个成功个案建立长效机制,将香港的医院纳入大陆的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

从理论上说,人体器官配对的选择越多,就越容易找到适合的器官配对。若陆港两地成功建立器官跨境移植的合作机制,香港病人日后可以选择的合适移植器官就不再局限于750万港人的数据库,而是中国内地14亿人口。绝大部分正迫切等待移植手术的香港病患者肯定会在这项政策中受惠。

对大陆病人而言,陆港一旦达成互相捐赠器官机制,也是件好消息。日后当大陆医院在大陆找不到适合病人的器官,无法配对本地轮候系统时,就可以启动第二层机制,转到香港的器官捐赠库找寻配对,然后将香港适合的器官移植至内地,拯救大陆病人的生命,达至双赢局面。

但不得不说的是,陆港跨境移植合作也在香港社会引起不少争议。部分香港病人和医学组织质疑包括大陆和香港对“死亡”的定义不一,以及两地对器官捐赠监察和运行机制不同等等。

说到各方最大的疑虑,则是大陆的器官移植来源。许多年前,一直有传言指大陆器官捐赠涉及器官买卖。最为人知的传闻是一名知名爱国富豪在广东成功做了器官移植,延长多年的生命。该起故事是真是假无从稽考,客观上却让香港社会对大陆器官移植的观感一直倾向负面。

对此,大陆官方也承认2015年之前中国很大一部分器官移植供体来源于死囚,但后来已经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公民自愿器官捐献已成为目前器官供体的唯一来源。就目前披露资料来看,近年已不再听闻大陆的器官移植不符合国际标准。大陆买卖器官、使用死囚器官或非自愿捐赠的器官,也不复见。当然,相信的人依然相信,不相信的人还是坚持不信。

所以当港府与大陆商讨跨境“共享”器官移植的消息传出后,很自然也引起了一些香港人担忧,担心会引起反效果,部分香港捐赠者会因为不愿意将器官送往大陆,而退出捐赠计划,最终影响香港病人获得器官的机会。这种忧虑也反映出香港九七年回归后,陆港两地交流愈来愈频密,可双方的信任度却是背向而行。

无论如何,“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陆港两地器官移植合作的大方向值得支持,毕竟能够帮到许多有需要的病人重获新生。当然,器官跨境配对还有许多实际问题仍有待官方解释清楚。两地政府有必要尽量清晰披露合作的过程与资料,以减少社会对器官移植所引起的疑虑。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